彭艷芳
【摘要】語文素養的提升能夠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可為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慢課堂”教學方式的作用,凸顯出學生在“慢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促使學生能夠在親身體驗和感悟中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慢課堂”;語文素養;小學語文
身處教育創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應與時俱進。針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節奏過快的問題,教師必須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改進措施,確保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慢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實現學生語文學習的個性化發展。教師應有意識地放緩課堂教學節奏,旨在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促使學生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充分理解并掌握各種語文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慢課堂”的基本要求
“慢課堂”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師拖慢課堂教學節奏,而是讓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學習發展情況,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引導學生在特定教學情境中實現對各種學習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在“慢課堂”教學背景下,教師要科學合理地放慢教學過程,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教學體驗活動,讓學生能夠帶著學習興趣去理解語文知識內容。
教師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素養,就必須嚴格遵循“慢課堂”的教學要求。教師應根據教學進展情況,合理調控課堂教學節奏,確保能夠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去進行語文閱讀體驗,充分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提高自身語文學習素養。
二、在“慢課堂”中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實踐措施
(一)在“慢課堂”中引導學生充分閱讀
在“慢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閱讀認知能力的培養,它是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使其在閱讀中感受文學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因而,教師要讓閱讀教學課堂節奏慢下來,將更多教學時間用來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充分閱讀和朗誦。例如,教師準備進行新課程內容教學前,可以在課堂上合理抽取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和思考,幫助學生提高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學習水平。
(二)在“慢課堂”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
在新課標改革制度下,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通過在“慢課堂”中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自身為主導,向學生灌輸各種語文知識,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這樣雖然能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內容,但會限制學生求異思維的發展,無法提高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讓課堂教學節奏慢下來,通過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求特點,合理創建課堂問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問題探究分析,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問題思考分析能力,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在“慢課堂”中鍛煉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寫作能力是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體現,語文教師應強化鍛煉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讓寫作教學課堂節奏慢下來,耐心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不同寫作技巧和方法,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多元化主題寫作活動,拓寬學生的寫作閱讀學習視野,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對于教材文章作品的講解,教師要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向學生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行文結構,促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該文章中涵蓋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實現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通過在“慢課堂”中科學放慢教學節奏,提高學生各方面教學內容的學習質量和效率。教師要以慢促快、以退為進,在課堂上創建良好教學情境,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林碧航.“慢課堂”提升小學生語文
素養的實踐與探索[J].教學研究,2018(13):65-67.
[2]高維公.讓“慢課堂”成就孩子的學
習素養[J].教育文匯,2015(04):32-33.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九年一貫制學校慢教育實踐研究”(XJK17CZXX06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長沙市望城區長郡月亮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