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 要: 《江蘇省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高校要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雖然民辦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起步較晚,但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結合校情、學情等實際將創業培訓課程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并提出課程建設方案。
關鍵詞: 民辦高職 創業培訓 課程建設
一、課程建設背景
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民辦高職院校應將創業培訓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人社部開展的馬蘭花中國創業培訓項目,經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具有實際成效、廣泛影響和持續創新的創業培訓服務品牌。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對高校就業創業工作高度重視,馬蘭花中國創業培訓項目在高校不斷深入推廣,不但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培育了大學生的創新精神,還增強了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由于接受培訓的學生人數受限,考慮到結合人才培養需求,筆者基于創業培訓教學實踐提出民辦高職院校創業培訓課程建設方案,以供探析、借鑒。
二、課程開發
由于民辦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工作起步較晚,且受人力、財力、物力等因素的限制,因此開發創業培訓課程時,可以依托馬蘭花中國創業培訓項目完善的培訓體系[1],面向全體學生開設《GYB培訓》、《SYB培訓》課程。根據江海職業技術學院在工商企業管理、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專業試點實踐情況看,學生滿意度高,實現教學目標具有可行性。各個專業可以根據人才培養計劃在第三學期開設《GYB培訓》16學時、第四學期開設《SYB培訓》48學時。由于SYB培訓項目中包含部分GYB培訓項目的內容,因此可以直接在第四學期開設《SYB培訓》。下面以江海職業技術學院《SYB培訓》為例,探析創業培訓課程建設方案。
三、《SYB培訓》課程建設方案
1.課程目標
培養有知識、有理想,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敢于挑戰自己,實現個人發展和創造自身價值的當代大學生。創業不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務實的行動。通過課程學習,幫助學生發現自己是否適合創辦企業,適合創辦什么樣的企業,衡量自己的創業想法是否現實可行,并最終完成自己的創業計劃書,幫助學生在親身實踐之前得到鍛煉的機會。課程結束后,學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知識:主要學習創業過程中的市場營銷、人力資源、企業的法律形態、企業的法律環境和責任、企業管理、稅務、財務等內容。
技能:挖掘、篩選、分析企業構思、制訂市場營銷計劃、預測銷量、制訂崗位職責、員工招聘、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法律形態、投資預測、流動資金預測、確定銷售價格、制訂銷售與成本計劃,制訂現金流量計劃、編寫創業計劃書。
能力:自我剖析、自我學習、自我完善、勇于表現、團結協作、創意創新、開拓創業。
2.課程標準
課程類型:職業能力模塊,適用所有專業;先修課程《GYB培訓》,后續課程《IYB培訓》;48課時,3學分,其中理論學時24,實踐學時24;教材選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創辦你的企業》(2017年3月第2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教學內容參照馬蘭花中國創業培訓項SYB項目中“創業十步”;理論學時安排:除第三步、第八步4學時外,其余各步均為2學時;實踐學時安排:第三步4學時市場調研、第八步2學時填表練習、游戲Ⅰ和游戲Ⅱ共8學時、工商、稅務、財務、法律等專題講座6學時、完善創業計劃書、行動計劃書及知識點測評2學時、提交創業計劃書到線上教學平臺2學時;重點內容:第二、三、六、七、八步,難點內容:第三、八步;考核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過程性考核。
3.教學條件
擁有在建或已建《SYB培訓》在線課程,以便實現線上互動、輔助線下的教學模式;根據江海職業技術學院課程實施情況來看,學生人數最多不能超過50人,否則影響參與互動式教學方法開展和效果;教室桌椅固定將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最好采用可移動桌椅,“U”字形教學場地布置,便于分組教學及師生信息傳遞、交流;需配備多媒體投影儀、黑板或白板(規格不低于90×150cm),根據課程需要準備若干磁扣、記號筆、活頁掛紙、彩色卡紙等教學用具;機房需能聯網,以便提交創業計劃書到線上教學平臺;實踐教學條件可開發校內、校外經營場所、校企合作單位、政府服務窗口等,充分利用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區等現有資源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4.教師團隊
專任教師必須參加SYB創業培訓師資班[2],具備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或省人社部門認證的創業培訓講師資格,使用非語言表達技巧,有效使用視覺教具,擅于利用參與式互動教學法開展教學,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指導能力;兼職教師可由企業家、行業專業人士、成功創業者等擔任;可校企共建專業師資團隊[3]。由于創業培訓課程內容涉及面較廣,因此教學任務至少由兩名教師擔任。
5.教學方法
要求采用參與式互動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主動介入教學活動的方式參與學習。①講授法:要求形象生動,不照本宣科,時間不超過20分鐘,提問學生,并鼓勵學生回答或提問,課后發放資料。②討論法:分開放式討論和小組討論,需要教師掌控得當,且學生對問題已有所了解,知道相關知識背景,能夠相互交流經驗。③練習法:學生被要求完成指定的練習任務,教師通過做練習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常用在講授和討論以后;由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水平不同,小組練習有助于增加小組成員知識,個人練習可以幫學生全面應用掌握的知識,計算內容的練習最好采用個人練習方式。④案例分析法:示范創業過程中如何應用創業技巧,展示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參與分析、診斷,至少提出一兩個問題。⑤頭腦風暴法:一種用來產生創意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經驗進行學習,在學生清楚知道所要解決的特殊問題的情況下采用,8人—12人效果最佳,保證全員參與,充分發散思維,不評判或延遲評判,歸納時要分析其可行性與現實性。⑥角色扮演法:將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寫成劇本,要求學生在劇中扮演特定角色,目的是讓學生演練如何處理實際問題,需要教師提前編寫劇本,設定表演時間,若提出批評應是善意的,引導學員分析總結,潛移默化地達到目的。⑦SIYB游戲法:專門為創業和經營企業而設計的,它是一種特殊的角色扮演形式,一種非常好的動態學習工具,為學生創造模擬的環境,使學生感受企業決策的過程和結果。
6.教學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SYB培訓》“學”之評價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方面,線上評價主要依托一些教學平臺進行。江海職業技術學院主要依托超星學習通建設在線課程,方便學生自學,同時設計、組織、安排學生利用超星學習通開展課堂教學,并將課程考核融于平時的簽到、作業、互動等環節,注重過程性考核。具體評價標準如下:①線上評價占比70%,其中作業權重:20%,包含所有作業的平均分;課堂互動:15%,參與投票/問卷、搶答、選人、討論可以獲得老師設置的相應分數,積分達24分為滿分,最多不超過上限分數;簽到:15%,按次數累計,每簽到一次+1,簽到數達24次為滿分,最多不超過上限分數;課程視頻權重:5%,課程視頻全部看完得滿分,單個視頻分值平均分配,滿分100分;章節測驗權重:5%,學生接收到的所有測驗任務點平均分配,未做測驗按“零”分計算;訪問數權重:5%,訪問數達48次為滿分,最多不超過上限分數;討論權重:5%,發表或回復一個討論得5分,獲得一個贊得2分,滿分100分;考試權重:30%,所有考試的平均分,包含在線知識點測試和在線提交創業計劃書。②線下評價占比30%,主要由教師和學習小組分別就學生的平時表現、團隊協作、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打分,各占比50%。
對教師的評價——為了確定成果、回顧和評估教學進展情況,發現、解決問題并改進工作,《SYB培訓》“教”之評價主要依托“教學意見反饋表”、“期末評估表”、“評估評分表”,由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內容設計可參考馬蘭花中國創業培訓SYB培訓班所用表格。其中“教學意見反饋表”可根據教學進度定期填寫,不得低于12次。學生評價占比由二級學院酌情確定,但應不低于60%。
四、創業培訓課程后續開發
可遵循“由少到多、由淺入深”的原則,根據學生需求逐步開發內容更專業、形式更多樣的必修或選修課程。如后續《IYB培訓》是一個系列課程,包含市場營銷、存貨管理、采購、成本核算、記賬、企業計劃、人與生產力,以此可形成獨立、完善的創業培訓課程體系。在當今“互聯網+”發展迅猛之勢下,可開設電子商務概論、網上創業、網絡營銷等課程,編寫適應民辦高職學生的創業培訓教材,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網創”師資培訓班。建立校內“網創實訓室”,開展創業培訓模擬實訓,如網絡實戰、沙盤模擬等。改革創業培訓課程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建立更加完善的在線課程,開發精品系列課程。
五、結語
民辦高職院校應全面貫徹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政策與方針,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構建適合自身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立以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創業培訓課程標準,整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強化創新創業實踐,推動民辦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建設工作深入開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育.高校SYB創業培訓課程教學方法與技巧的實踐探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7(05):137-141.
[2]黎會.高等院校SYB創業培訓實施探討——基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實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08):41-44.
[3]孔輝.校企合作推進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探析[J].中國市場,2017(13):331-33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