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絨扒恩 沈庚勉
摘 要: 多元智能理論和快樂體育理念近年來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領域較為熱門。多元智能理論主張對于中小學生的多種智能進行開發;快樂體育觀念致力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兩者的融合最終目的是為了共同促進體育教學。通過分析多元智能理論和快樂體育理念的概念與特點,明確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弊端,尋求多元智能理論和快樂體育理念引導下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多元智能理論;快樂體育;中小學體育教學
一、多元智能理論概述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哈弗大學教授加德納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總結和提出的,直到目前相關理論不斷發展,并形成了只能結構理論網絡。加德納在《多元智育助一書中明確提出“我們認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會活動中,解決問題或制造產品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能夠針對某一特定的日標,找到通向日標的正確路線。文化產品的創造,則需要獲取知識、傳授知識、表達個人觀點或感受的能力。[1]”因此,在教學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尊重學生的智能特點和學習類型,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展示其學習,創造機會讓學生的優勢智能得到發揮,弱勢智能得以加強。
二、快樂體育概念與內涵
目前,伴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和整體實力的提升,人們對于競技體育為代表的精神文明關注程度越發高漲,而體育課作為中小學階段提升學生體育能力的主要課堂,在引入多元智能理論教學法之后,課堂教育對于學生智力能力的開發一步一步的取得了重視和認可。一般來說,快樂體育具有以下特點:
1、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快樂體育以學生主體地位為基礎,是通過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角度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同時有效的提升學校的教學成果。而對于中小學生而言,興趣和動機是構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另外,學生從事體育學習的基礎、追求日標、個性心理、學習的方式方法等均不相同,教師只有最大限度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積極地鼓勵、引導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追求教學技能進步與授課方式的升級
快樂體育的堅持學生的快樂體育來源于對于個性的保護和合理的釋放,這是一種與教學課程的和諧共生,也是快樂體育的源頭。快樂體育與學生的個性發展存在著辨證關系,一方而是學生的個性了頃向性和個性發展水平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以及參與運動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充分表現出來,另一方而快樂體育過程又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幫助學生更深地挖掘從事運動項目的潛力和參與運動的樂趣。
3、教學內容進一步豐富
一般來說,快樂體育教學首先重視學生最為基本的的生存和生活自理能力,幫助學生首先具備相關的動作標準,同時提升相應的身體素質。在這種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雙方都遵循一般的教學基本規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并將相關的運動競技項目演化為具有娛樂性質的體育游戲,從而通過更加靈活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的。學生在體驗到這種游戲介入學習的快樂體育后,既能夠從中得到競技運動的成就感,同時也能夠獲得很多人生哲理,幫助學生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我國傳統體育教學的主要弊端
1、不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在常規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往往都選擇性的忽略了對于學生個性的照顧與針對性的培養,只是單純的希望通過完成教學大綱的指定課程項目來結束教學任務,或者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夠按照教師的指導去完成學習任務,取得同樣成都的進步。這種教學設想嚴重的忽視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將所有的學生無論基礎或者條件是否具備都放到了同樣的高度,這種安排的顯著不當之處就是會造成學習成績兩個端的學生都發生對與教學課程的厭倦[3]。
2、程式化與片面化的教學評價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應試教育的衍生產品,為了滿足于對于成績的片面追求,很多教師只將課堂授課的重點放在考試可能涉及的區域,而考試的冷門區域則不會投入精力去講,這樣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掌握局限性很大,就無法對于體育活動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實踐。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教師只關注學生取得的競技成績,但是對于學生是否熱愛學習,并對課程學習的反饋不聞不問。
四、中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急需改革
1、重新梳理教學目標的設定標準
長期以來,我國的體育教學都是以競技體育為最終的目標,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教師的技能水平能軟條件都很難達到競技體育開展的標準,并且這種學習目標的制定并沒有以強化學生身心健康的功能設定,使得教學目標的制定蒼白和單一,缺少實踐指導意義。而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引下的教學目標,體育教育脫離了不切實際的競技體育目標,全面的整合了智力培養、道德培養、美學等的智能培養,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4]。體育教學目標應該以提升學生的多元智能為基礎,在不同地區采用不同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授課。
2、提升學生參與度與積極主動性
體育課不是單向的知識灌輸課程,而是學生與教師共同探索、共同進步的學習過程。所以說,在中小學的體育課上,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雙向配合,教師不斷得到摸索和試驗多種教學手法,研究多元智能理論的實踐和課堂水平的提升。學生在這個接受的過程中也能夠保持一種更加積極和主動地態度,更好的得到鍛煉。最終形成人人學習、人人提升的局面。
五、快樂體育理念與多元智能理論的融合
1、交際智能中的快樂體育
學生的交際智能主要是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習得的。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課堂中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鍛煉。在培養交際智能的過程中開展快樂體育。特別是在需要協同完成的項目中,交流是無法停比的,比如打一場球,需要如同伴之間進行不斷的配合,這種配合的過程無形中就是一種交流的過程,可以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也可以通過直接語言來表達[5]。
2、空間關系智能中的快樂體育
空間關系智能是學生抽象思維提升的關鍵智能,而針對中小學學生腦部思維活躍,神經中樞善于對刺激做出反應的特點,我們在開展快樂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中小學學生的相關身體特性,將繪畫引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雖然體育屬于運動競技項目,但是文體不分家,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節奏智能帶領學生邊表演邊舞蹈,那么體育老師就完全能夠帶領學生段文識字,領略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他偉大畫作的精妙之處。體育老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有關的文化常識習得,幫助學生提升空間關系智能,同時推動快樂體育的發展。
六、結論
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在目前的教學體制中地位越發的提升,這是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中逐漸認識到和親眼見證的。經過長期的研究,我們認為運動智能、節奏智能、交際智能、空間關系智能這四種智能與快樂體育之間的聯系最為密切,同時也對其他的多元智能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所以說,我們的教師要根據現實情況,合理的選擇行之有效的能夠與自己的教學習慣相搭配的教學方法,讓多元智能理論和快樂體育理念在中小學的體育教學中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霍華德.加德納,蘭金仁譯.智能的結構[M].北京:光明出 版社199 0.
[2]李志華. 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應用[D].云南師范大學,2009.
[3]張亭,唐景麗. 新中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走向的回顧與反思[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10):96-100.
[4]劉陽. 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5]吳鵬飛. 普通中學辦學特色形成與發展的個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6]蘇娟. 多元智能理論與體育課程開發的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05):673-674+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