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斌
摘 要:新入職的物理教師如何讓自己的課有趣有料,讓教師充滿自信,學生津津有味呢?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苦練語言表達能力,在生活中儲備生動鮮活的教學素材,將物理原理和生活經驗、自然現緊密聯系起來,在生活中為專業成長做好積淀,用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純熟來盡快讓學生喜歡聽你的課。
關鍵詞:物理教學;教師素養;生活積淀;專業成長
做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師,至少讀了十幾年的書,還要參加入職前的若干培訓。盡管在教學崗位上摸爬滾打了好幾年,仍然有不少同事感覺自己盡了力,可上的課學生仍然不愛聽,無所適從。課前精心準備,課堂上學生卻并不給力,課后自己都感覺乏味和失落;教育理論書籍讀了不少,感覺收效不大,無處可用,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可身邊有些教師則入門很快,出現了“當老師難道也是天生的”困惑,其實不然,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復雜但并沒有那么神秘,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所以,在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具備的一些基本素養,理論教不了你,必須在平時做個有心人,注意感悟、修煉、積累、反思,“厚積而薄發”。最有用的是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成熟的教學技能,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好之”“樂之”。
一、做一名“能說會道”的物理教師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不管教育技術如何發展,教學方法如何改革,講授都是最重要的教學基本功。在教學中教師優美動聽的嗓音,生動標準、富有哲理的幽默語言,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語言既要規范專業精煉,還應體現出機智生動和俏皮。有趣有料、生動風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而有趣,逐漸把教學活動推向高潮,還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增加教師的人格魅力。所以一位初為人師者,首先要從錘煉自己的語言,開始專業成長之路。聽百家講壇、名人演講、相聲曲藝,多看綜藝節目,多參加演講、辯論等等,注意借鑒模仿,反思提高,在生活中提高專業素養。換個說法,口才,是當教師的首要看家本領。其他一些行業如營銷、保險業、服務業等入職前的培訓,重點就是強化這項技能,如果在師范院校訓練不夠,更是你的短板,需要立即提高。
二、做一名“富有故事”的物理教師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們感知連續的事物,對開頭和結尾的印象往往比中間深,尤其是開頭。聽故事、看電視劇都是如此,聽課也一樣。課題導入雖然在一堂課中只占很少的時間,但是它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精彩的導入是每一堂好課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神奇的自然現象,離奇的物理學史故事,科學家的逸聞趣事,令人疑惑的懸念,啟迪思維的小實驗,生活自然中的有趣情景等等。如“克羅里伐號的奇遇”引入電磁聯系,“小站懸案”引入流速與壓強等等,都能誘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對獲得新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過程中問題的導入同樣需要巧設懸念,才能引發深入思考,否則只能自問自答。
所以,貯備豐富的科學家故事、科學史知識、與物理有關的笑話、趣事、段子等素材都可以使你的授課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在輕松談笑中領悟物理思想,詼諧交流中增進感情。它是物理教學和師生交流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讓學生在笑聲中學習,在愉悅中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平時在閱讀、聊天、上網時要注意搜集積累這些小故事、小素材、小實驗等,做個有心人,才能盡快促進專業素養的提升。
三、做一名“懂得生活”的物理教師
新課標倡導物理教學要“從生活中來,走向生活”。其實物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物理教師平時要多在意身邊的物理現象、原理,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積極開發課程資源,課堂上才能信手拈來,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融入生活,從生活提煉教材。要善于展示生活情景,在生活中熟悉的現象中認識感悟物理現象,發現規律和奧秘。
要善于利用生活用品做物理實驗,用實驗為猜測和疑惑尋找答案,消除學生對實驗的神秘感,養成愛動手的好習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材料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時,學生對學習最感興趣,也會覺得內容親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做一名“玩轉課堂”的物理教師
“快樂教學”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都是從做游戲開始的。為了讓學生物理現象產生興趣,通過觀察思考學到科學知識、在實踐活動中訓練提高技能,可將部分實驗、原理精心包裝游戲化,如小魔術、趣味小游戲、小制作等。讓游戲來拋磚引玉,關鍵點上再給予點化。比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快更輕松地記住成像規律,讓不同的同學來充當透鏡,焦點和兩倍焦距點,高矮不同的同學充當燭焰和像,先讓充當透鏡和燭焰的同學站好,再讓充當像的同學找到自己的大概位置,演員和觀眾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增強了實驗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總之,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把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識具體化、趣味化、生活化,把快樂的氣氛融入課堂教學,有目的地營造快樂的情境氛圍,善導善誘,引發深入思考,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知識、進行思維、理解概念、掌握規律。學生對某種學科知識一旦產生了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高度集中,不知不覺展開了思維,加深了理解。進而,學習也就不再是一種負擔,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學習效率自然提高。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