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輝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逐漸被現代化新型教學方式所替代,素質型教育教學方式逐漸融入教學各個環節。在此背景下,要求初中數學要注重現代化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成為教師制訂教學計劃和開展具體教學的主要出發點。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應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將學生自主性學習納入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科學專業的指導,提升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計劃;有效措施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處于理論性教學向思維啟發性教學的轉變階段,對學生數學學習認知、數學學習習慣與能力養成至關重要。其中,教學設計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與核心指導,在現代教育教學發展方向下,是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保證。本文從實際出發,立足于初中數學教學,以學生學習發展規律與思維意識形成特點為依托,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與實現教學目標要求為核心,多角度探究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設計方法。
一、注重教學計劃的完整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養成
教學計劃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對學生學習發展過程具有引導性作用。良好的教學計劃不僅能夠有效打開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瓶頸,還能夠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創造條件。通過調查發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學計劃的完整性,不利于學生將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對此,教師首先應該明確現代化教學學科素養下的教學計劃標準,完善教學計劃的復習、引入、教學、回顧等環節,并運用教學智慧將教學細節進行有效串連,為學生提供全面、連續、統一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思維連貫發展。例如,在教學“圖形的全等”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可在教學計劃中增加引導學生預習的環節,課前要求學生積極預習知識,并根據學生基礎學習預習能力與理解能力設計適宜、合理的問題,要求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思考解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預習情況進行專業教學,對學生能夠自主掌握的內容精講,主要提示要點和易錯點;對于難度較大的內容詳細講,通過習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爭取當堂掌握。如此,通過積極完善教學計劃,可以有效實現全面化教學下中“以學導教”目標,將學生思維發展置于教學計劃出發點,這符合數學學科素養培養計劃。
二、靈活引入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計劃的靈活性
現代化教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特點明顯,學生主體學習意識在課堂中得以體現,學習主動作用也得以發揮,因此,學生主導化的課堂教學不同于傳統單一刻板的教學方式,主要體現在對教學靈活性要求更高。鑒于此,教師應注重根據教學實際合理提高教學計劃靈活性與趣味性,將學生主導作用與學生學習發展興趣因素、發展欲望等納入教學計劃,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發展意識,掌握學生學習發展思想,實現與學生深入交流對話,促進現代化高效課堂積極展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深入教材內容尋求有效教學點,在教學計劃中合理增設教學活動環節,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培養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統計的簡單應用”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法,根據學生學習層次、興趣愛好進行有效分組,要求小組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討論確定統計主題,通過合理分工、積極合作完成統計過程、總結統計成果并完成統計表制作,之后教師請各組成員代表展示講解其統計成果,引導學生自主投票選出小組活動成果最優秀的組給予獎勵。
三、合理開展分層教學,增加教學計劃針對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與基礎知識儲備分層化現象是難以避免的教學困境,這種問題會導致教師制訂的計劃難以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要,也難以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發展。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分層問題有效增加教學計劃的針對性,綜合學生的實際能力與發展潛力進行教學分層,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科學、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和興趣學生的發展需求,目的是促使學生在個人基礎能力上不斷發展,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在運用這一方法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注意分層標準必須科學正確,堅決避免用學習成績來衡量學生的一切。這只能作為標準之一,但不能是主要標準。同時,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意識,認識到學生是不斷發展進步的個體,并定期根據學生發展進行分層教學的合理調整,不斷優化教學計劃,進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初中數學教學中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現代化教學發展的重要目標,是教師制訂具體教學計劃的重要標尺,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教師應不斷提升教學專業素養,優化自身教學能力,為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促進現代化高質量數學課堂的展開,為數學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林玲.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識與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8(2).
[2]王躍.問題解決及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反思:兼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J].數學教學通訊,2017(32).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