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剛
摘 要: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它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探索精神的主要學科,同時也是中考中的備考科目。因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值得所有物理教師研究。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填鴨式的物理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對初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了,與此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著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限制著學生物理學習上的發展。對此,結合經驗,以九年級物理教學為例,談談如何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問題,希望能給其他物理教師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九年級;物理教學;策略分析
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給教師帶來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與思路。因此,身為初中物理教師的我們,絕對不能頑固守舊,而是要用發展的思維觀念去迎接并落實那些新穎的教學方法與思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教學方法與思路的落實,都是作用于學生身上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學習發展為中心應用那些方法與思路。
一、提高九年級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之多媒體教學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技術現今已經成了很多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工具。不過,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只將使用視野聚焦在了多媒體技術的文本功能上,這不僅極大地削弱了多媒體技術的價值,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物理這門學科的魅力。對此,教師要想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應當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研究,并在這基礎之上充分備課,綜合運用視頻、動畫、圖片、VR技術等資源,去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學。舉個例子,在教學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分子熱運動”這一節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為學生模擬分子的熱運動,這樣做能夠使這部分的內容更為生動直觀,從而能有效深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深化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這對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提高九年級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之微課教學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微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常態化。由于微課具有靈活性強以及能為學生集中呈現碎片化知識的特點,從而能有效幫助學生彌補知識體系上的不足。與此同時,還能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角度去說,一堂課下來,很多學生必然無法全然掌握教師所講的知識,尤其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需要兩到三節課的時間才能切實掌握教師在第一節課上所講的內容。而教師個人的精力與時間又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在下課之后,再一一針對那些存在知識漏洞的學生進行輔導。由此,微課的教學價值得到了切實體現,因為教師完全可以將自己在課上講解的重難點知識制作成微課視頻,然后再分享給學生,幫助學生及時地進行查漏補缺、溫故知新,從而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
三、提高九年級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之實驗教學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做實驗,學生不僅能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諸多能力,同時還能親身體驗相應理論與知識的構建過程,從而能使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這對學生物理水平與素質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去學習物理。舉個例子,在教學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一冊“電流和電路”這一章的知識時,教師可將學生帶入實驗室內,并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切身體驗什么是串聯、什么是并聯、如何對電流進行測量、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是什么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加強引導,及時對學生的操作提出表揚或做出積極性評價,以提高其參與物理學習的興趣,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
四、提高九年級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之分層教學
由于個體差異的影響,同一個班里,不同的學生在物理基礎上會有很大的不同,也正因為此,學生的成績會有很大的差別,從而衍生出了尖子生、中等生以及學困生。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自身課程設計的層次性,比如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環節,針對尖子生,教師可以讓他們走上講臺,對考試中一些常見的經典題型進行解析;針對中等生,教師可讓他們對課本上的一些練習題進行解答;而針對學困生,教師只需讓其對相關的概念進行復述即可。此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也應遵循分層的原則,如針對尖子生,教師應在肯定其學習狀況的同時,勸誡他們要戒驕戒躁;針對中等生,教師可多對他們提出一些鼓勵,讓他們朝尖子生看齊;針對學困生,教師可多對其提出一些表揚,并肯定其點滴進步。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提高九年級物理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基于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層次等因素去設計教學內容與策略。如此,才能使初中物理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預期,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進而提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曉軍.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J].學周刊,2017(8):161-162.
[2]朱丹.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