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晶晶
摘 要:物理實驗教學是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以問題為導向的物理實驗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增強物理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從初中生的特點出發,在以問題為導向的前提下,優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從而推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發展。
關鍵詞:問題導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學科是一門與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朝著多元開放的方向發展,在初中課程體系中,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且物理教學是理論與實驗并重的學科,因此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更加符合實驗教學的特點,也更加能夠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滿足初中生個性發展的需求。下面對以問題為導向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展開研究。
一、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
初中物理的相關理論通常需要通過物理實驗來證明,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提高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物理實驗課堂中來,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從而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進行大氣壓強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大氣壓強,可以先將生活中真實的事件作為例子,完成課程的導入工作,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在問題導向下,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思考,首先教師需要在實驗之前準備好實驗所需的酒精棉、易拉罐等器材,然后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比如:將點燃的酒精棉迅速地放到易拉罐中,密封之后易拉罐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時,學生會對實驗結果進行多種猜測,也會想要迫不及待地驗證自己的猜測,之后教師再進行實驗演示,易拉罐發生了變形;在這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的設置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易拉罐的變形?易拉罐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嗎?這樣在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下,學生會逐漸展開對大氣壓強實驗的思考和探究,從而正確認識大氣壓強。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舉出生活中其他有關大氣壓強的例子,例如打吊針的時候要將瓶子掛在高處,沒打開的易拉罐不容易變形,而打開的易拉罐很容易變形等等,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和生活之間的聯系[1]。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物理實驗。例如,在進行磁現象的應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我國磁懸浮列車,然后讓學生自己發現磁懸浮列車與普通列車的區別,之后讓學生自己通過物理實驗來驗證磁懸浮列車的原理。這樣一來,學生會自行閱讀教材中的知識點,也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并自主選擇實驗器材來進行實驗操作,證明相應的結論。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對于那些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實驗計劃,并指導學生順利地開展實驗,在這種自主學習的氛圍中,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2]。
三、構建互動的實驗教學
由于很多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因此很多學生會對物理實驗有畏難和抵觸心理,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要將物理實驗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將復雜抽象的問題簡單化、直觀化,從而使學生能夠明白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更加能夠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也有助于實驗教學的開展。例如,在進行光的折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現象引到教學中來,為學生設置有趣的問題,例如明明感覺到自己能夠抓到魚,但是卻抓不住。通過這種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問題,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實驗,構建互動的實驗教學,從而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3]。
總而言之,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教學的改革,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強調問題的驅動性,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認識到問題導向教學方法的重要優勢,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增加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羅美蓮.以問題為導向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2):45.
[2]郭銳.以問題為導向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9):11.
[3]陳蒼鵬.基于問題導學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物理教師,2018,39(1):33-3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