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彌補不足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小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全班統一布置作業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分層設計作業有利于促進不同個體的發展,實現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高效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設計;作業
一、 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布置現狀
盡管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幾年了,但仍有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固守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家庭作業實施“一刀切”。全班學生布置統一的語文作業,以書面作業為主,作業形式單一,內容機械、重復化嚴重。這樣不僅制約了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同時也使得部分學生對語文作業不感興趣甚至產生了厭惡的心理。在這種背景下,急需有效的分層設計語文作業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并且分層設計作業與課程標準的要求是一致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分成設計作業能夠真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促進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二、 實施作業分層設計的必要性——“橫看成嶺側成峰”
(一) 分層作業模式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在學生先天遺傳和后天的學習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同一年級的學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避免有的學生“吃不夠”,有的學生又“吃不了”。分層作業實施有利于優等生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提高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也有利于學困生針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逐漸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學習的方法,為語文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傳統意義上的語文學習側重于知識與能力,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基本上忽視了。現代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是靈動的,重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分層作業的實施有利于學生重新認識語文,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根據學生的差異合理安排作業難度和作業數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收獲。
三、 分層作業的實施策略——“萬紫千紅總是春”
(一) 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基礎
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基礎,才能夠合理地分層設計。由于每位學生的智力水平、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學習習慣、興趣愛好等等都不一樣,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熟悉班級每位同學的優缺點,從而判斷并預測每位同學所處的層次,進而合理布置作業數量和作業難度。
(二) 認真制定分層目標
小學生心智、能力、知識等各個方面還不太成熟,需要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完成學習任務。小學語文老師應關注到每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將語文作業設計為三類題目:基礎題、提高題、發展題。比如優等生可以適當減少簡單作業的數量,做一些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題目,提高語文作業的難度。語文教師應鼓勵優等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寫讀后感,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中等生的語文作業以完成基礎題為主,拓展題可以選做一部分,同時語文教師還要督促中等生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不斷挑戰自我,向優等生邁進;學困生則注重夯實基礎,背誦和默寫要把好關,適當降低語文作業的總體難度,提高他們對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之,不同的分層目標有利于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語文教師在一段時間后,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進步和退步情況,適當調整學習目標和作業級別,促進學生不斷追求進步,實現自身的最大發展。
(三) 分層批改與針對性的評價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活潑好動,他們非常看重語文老師對他們的評價。語文教師可以按照分層作業把班級學生分成幾小組,并對每一組同學都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比如優等生完成的作業要保質保量;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放低一些要求,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語文的欲望;對于大多數中間層次的學生以鼓勵為主,同時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需努力的方向,鞏固所學知識和掌握基本能力。總之,教師的評語要具有針對性和啟發性;評價既注重結果,同時也兼顧過程,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完成作業的步驟和過程,并分享自己遇到了哪些難題又是如何解決的;評價的態度要誠懇,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分層設計作業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地了解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個體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作業內容。合理安排作業的數量和作業難度,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語文教師還應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實施針對性評價,以促進每位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走上快樂作業之旅!
四、 結語
小學語文作業的分層實施,能夠真正實現每一位學生學有所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體現了現代化的重要教育理念。讓學生從大量機械的、重復的作業中解脫出來,在完成語文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鞏固所學知識和形成能力,最終能夠自主、自動地學習,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馬春邦.淺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教學方法的實施[J].小學生(多元智能王),2016(11):38.
[2]徐婷.讓學生在作業中放飛——談小學語文高年級分層作業的布置[J].新課程(中),2011(01):62.
[3]江竹鳳.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設計[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1(03):69-70.
[4]鐘遠鴻.小學高段語文分層布置作業的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05):282.
[5]張志剛.小學語文分層家庭作業的研究與實踐例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10):37-38.
作者簡介:
徐蘇紅,甘肅省天水市,天水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