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到現在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內容的教學了,為了更好、更實際地接觸到中國傳統知識,語文教學課堂也開始不斷地拓展閱讀,儲存知識能量,進一步從小抓起,提高閱讀水平和能力,本文就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展開充分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閱讀技巧
一、 前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世界的憧憬是五彩繽紛的,在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快速發展的階段下,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適當拓展閱讀,對小學生未來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通過“因材施教”的素質教育模式,完善課堂內外的拓展閱讀,讓小學生的世界增添無窮的樂趣。
二、 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中學生所以要掌握的四項必要技能,其中閱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豐富閱讀內容提高閱讀質量,有利于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培養,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要適當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并在此基礎上拓展閱讀。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語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在小學生階段開展拓展閱讀教學,一方面與課程改革交相輝映;另一方面對小學生長久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拓展閱讀有助于增長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同時讓學生獲得情感熏陶和感染。因此拓展閱讀的合理展開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值得思考的關鍵所在。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層次要求制定相關計劃和目標,并且實施到具體的教學方案當中,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閱讀教育,并向學生推薦多個閱讀方案和目標,這樣,學生在閱讀時候就不會泛泛而讀,更能吸引他用心記住文章主題、人物情節等,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 閱讀課堂應從課內走向課外
對于語文教學的第一課堂來說,學校無疑是最為合適的一個場所,學校中的內部環境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有效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給學生提供一個比較廣闊的空間,比如說學校的電子閱覽室、圖書館等都是學生獲得信息的重要場所。學習園地、廣播臺就是學生運用語文知識,鞏固語文知識的好去處;開展故事會、辦手抄小報、辯論會、作文競賽就是學生將知識轉變為實踐運用,享受學習樂趣的形式所在。對于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來說,家庭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家庭是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一個場所,可以在家中收獲各種語言信息,從而幫助學生完成各種各樣的語言訓練。
四、 小學語文課外拓展策略
現在教學注重“以人為本”,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在學生個體發展過程當中,由于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的不同,差異是必然的。課外拓展就是要求教師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地展開,圍繞學生開展多元化學習目標制定內容,積極調動各個層面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并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開展課外語文實踐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為了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課外拓展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機械式簡單的作業,讓學生以實際出發,確定多層次多角度的學習目標,采用多種學習方式將語文教學基礎牢牢鞏固,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積極快樂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學生興趣的形式進行拓展閱讀訓練,可以有效提高閱讀過程中的質量,而小學生階段年齡普遍較低,這個階段的學生普遍喜歡聽故事,做游戲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給學生講解一些貼近生活有趣的書籍。教師也可以適當在教室中設置圖書角,讓學生以分享的形式傳播交流,自己所感興趣的書籍,帶動他人共同閱讀,提高閱讀的整體興趣,以分享的形式共同閱讀,并相互交流自己對相關書籍的所見所聞。
五、 拓展閱讀教學的角度思考
閱讀方式是因人而異的,在僅有的課堂上教師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幫助學生開展相關的閱讀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自身的印象和體驗。并適當的開展課外拓展,例如在教學《香港,璀璨的明珠》的時候,為學生講授課文內容的同時,也可以適當地將香港文化在課堂上進行傳播告訴學生,香港在我國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他魅力所在。與此同時,適當引進課外內容,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意義。然而和任何教學活動一樣,教學內容需要及時地進行檢查和反饋,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而評價的主要標準就是學生閱讀的興趣和主動性,從而讓學生更加的喜歡閱讀。
六、 創造生動活潑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能夠充分烘托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參與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找到感情的共鳴,深入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在教授《秋天的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秋天的景色,并從音頻設備中傳來風聲和雨聲將秋天的雨這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情境的創設和課文的閱讀感受秋天大自然的風貌,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所描繪的畫面中,將文字和畫面相互結合,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這樣一來在閱讀過程中為學生創造閱讀的氛圍,也讓學生與文章產生共鳴。
七、 總結
在當前人才時代背景下,培育一個人才不容易,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讓學生參加眾多興趣班去拓展閱讀,但所謂的“興趣班”真的能讓學生增長興趣嗎?答案可能并不如意。事實上,讓學生能充分掌握相關拓展知識,需要以其所想所愛為出發點進行輔導訓練,小學語文不僅僅只是識字訓練更是要以學生自身想法切合閱讀進行拓展認識,教師和家長更需要在孩子小學這個無憂無慮的階段,在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的同時,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寓教于樂”,在玩樂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拓展閱讀,認識更為廣闊的世界,學習更為豐富的知識,這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才會更有幫助。選材要側重、方法要得當、能力要加強培養,更重要的是教師的堅持,把這些方法真正落實,才能有所成效。
參考文獻:
[1]王曉麗.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10):9.
[2]蘇軍.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閱讀模式的教學策略分析[J].語文學刊,2015(13):175-176.
[3]鄭苗苗.以文為基 內外聯動——例談小學生拓展閱讀的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07):42-43.
作者簡介:
鄭春華,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