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踐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全方面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化學學科,這一學科是以實踐為基礎發展的,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在這個階段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技能體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未來的綜合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僅僅枯燥的講解基礎知識,還要在進行實踐活動的時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立足于目前我國初中化學實驗狀況,結合教育部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對如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出以下幾點見解。
關鍵詞:核心素養;化學實驗;教育現狀;措施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我國對于化學的教育是從初中三年級的時候開始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正處在素養的形成期,因此,可以從實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訓練,避免高分低能學生的出現。而且作為新鮮事物的化學,會使同學們感到好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否則的話,可能會引起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反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抵抗心理。我國目前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完善,但是隨著新課改的實行素養培養勢在必行,就初中化學學科來說,培養初中學生的化學素養,使他們熱愛化學學科,對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化學知識能夠學以致用,并對其進行創新,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 我國目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因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太深,學校過于注重學生的分數,而缺失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目前我國初中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主要還是通過教師講授的,學生能夠進行實驗的機會非常少。一方面,學校沒有較好的化學實驗工具,缺乏必要的實驗環境,特別是在某些貧困地區,不但缺少實驗設施,甚至可能都沒有化學實驗室的存在。對于需要實驗的部分,都是教師總結告訴學生,并使學生機械記憶。這種“填鴨式”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極其不利,而且也無法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在初中的某些化學實驗是有危險的,例如,在學習制取氫氣的時候,就很可能會出現爆炸的情況;對于腐蝕酸的研究,也極有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危險。學校往往出于對學生安全問題和實驗設施的考慮,而不會使學生進行實驗學習。在目前的化學教育模式中,實現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非常困難的。新課標要求初中學生在掌握一定知識技能的同時,要能夠形成基本實驗操作能力體系?;瘜W實驗分為提出問題、合理猜想、實驗證明和理論分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不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教學便捷,限制學生進行猜想的范圍。而且在進行實驗的時候,不能鼓勵學生制定實驗計劃,而是直接給學生一個具體的模板,造成學生的實驗能力缺失,極其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未來發展的需求。
二、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措施
(一) 完善化學實驗基礎設施建設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化學是以實驗教學為基礎展開的,那么,具備一定的化學實驗基礎設施就是十分必要的。齊全的實驗設施是安全進行實驗教學的重要前提,它可以保證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一般來說,無論教師講過多少次在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總會出現各種差錯。因此,完善的化學設施建設就十分重要,它可以有效避免在實驗出現問題的時候可能對學生的安全造成的危害。相關教育單位應當嚴格要求化學實驗室的設施,為化學實驗教學提供有力的保證。對于貧困地區,政府要投入相應的資金,保證學習實驗室的設備正常。使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活動,提高動手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二) 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實驗觀
化學學科發展至今,就是在不斷的實驗失敗中進步的。在化學實驗的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以實踐為真理的科學實驗觀。化學實驗的時候,要嚴格遵守實驗室的規則,并按照自己所做的實驗計劃分步驟進行,對于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改正,調整實驗方案。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的是對于實驗數據的記錄。對于初中化學學科知識的學習,很多理論并不是和實驗結果完全吻合的。很多學生是建立在已知的實驗結果上進行實驗操作的,難免就會刻意地去接近實驗結果,而不會按照實驗要求去做。實驗結束后,也不能對自己在實驗中的問題進行分析改正,致使學習效果達不到要求,而且會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實驗習慣,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一定要按照實驗步驟操作,根據實際結果進行記錄,不能使理論知識先入為主。教師要進行合理的指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實驗觀。
(三) 結合實際生活,提高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剛剛學習化學的初中學生而言。初中生處于敏感的青春期,一方面,對于新鮮事物非常好奇,敢于嘗試和學習;另一方面,他們的新鮮感維持的時間比較短,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使他們喪失學習的積極性,產生對化學的抵抗情緒。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這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瘜W這一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好的社會適應性,與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密切相關。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現象入手,將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意識到學習化學知識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拉近教師和同學之間的聯系,奠定良好的化學基礎。單純的記憶化學知識會使人感到枯燥,但是其中很多知識我們生活中就可以用到,比如說,氯化鈉就是我們吃的鹽;小蘇打就是發酵劑;在做鹽酸和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就可以用大理石代替碳酸鈣,增加化學實驗的趣味性,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印象深刻。
(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牛頓說,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為了停留,而是為了能夠“看得更遠,”發現更多未知的知識,為社會的發展做貢獻。目前我國的化學整體創新能力不強,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學校的教育方法存在誤差,教師應當意識到這個問題,改變教育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一方面是為了能夠在生活中應用,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創新,發現化學更多的未知領域,發現新的化學知識?;瘜W就是研究生活中存在的客觀物質,例如,不小心踩到了紫羅蘭,而發現了化學指示劑。因此,教師應當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從生活中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對于生活細節的關心,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在實驗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獨立操作,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社會不斷地在改變,只有具備創新意識,才能發展核心素養,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 總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中結合核心素養培養對于學生非常有利。在快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不再限于一張學歷,而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學校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結合社會要求,在初中化學學科的實驗中,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要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學生進一步的化學學習打實基礎,培養成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文忠.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7(32):196.
[2]江旭峰,陸燕海.讓核心素養在化學教學中落地——基于中學化學實驗應用與創新視角[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9):4-9.
[3]徐洋.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與反思[J].新課程,2017(35):159.
作者簡介:
李曉冬,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長汀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