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燕
摘要:中國傳統村落文化凝聚極高的歷史文價值與藝術價值,是連接“人”與“村落”的紐帶,是保護發展傳統村落工作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叭?文化-村落”三者一體,這就要求我們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去審視并反思傳統村落文化的發展。隨著農村城鎮化、新型農村建設等改革措施的實施,許多傳統村落在經歷了模式化改造后,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特色與底蘊,形成了千村一面的局面。
如何合理的對中國傳統村落文化進行全面深入挖掘以及如何實現傳統村落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國發展文化事業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傳統村落;傳統村落文化;可持續發展
一、傳統村落文化
傳統村落保存了豐富的歷史信息與文化內涵,這些歷史信息與文化內涵是傳統村落內在的血肉與精神。對于傳統村落來說,古建筑是其外在的“形”,村落文化是其內在的“神”。我們在發展與保護傳統村落時,必須做到“形”“神”同步才能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
一般意義上的村落文化包括以下七個方面的內容:建筑營造與堪輿規劃、生產生活與經濟模式、文化教育與道德教化、宗法禮制與村落治理、民族民俗與宗教信仰、民間藝術與手工技能、生存空間與資源環境。就目前學術成果來看,傳統村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主要方面,一個是村落經濟,模式較為單一,缺乏對村落文化的針對性研究與深度挖掘;二是傳統村落中老一代原住民與年青一代新住民之間的人際關系。這些研究有其合理性,但我們更需要在對傳統村落文化進行研究時,把“村落-人-文化”作為一個整體,從宏觀的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分析;同時也可以從現有學術結果上看到,傳統村落文化涵蓋的大部分內容都還沒有得到深入性研究。
二、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我國地大物博,各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傳統村落作為滋生在我國肥沃文化土地上的一員,同時具有民族性與地域性的雙重特征,不同自然環境、不同民族民俗,都會直接影響到傳統村落的表現形式。因此,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結合其所處地域的自然環境與傳統村落原住民的民族民風,以傳統村落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為導向,深入研究村落聚集模式與歷史演變過程,有目的有計劃的從“村落-人-文化”的宏觀角度對傳統村落文化進行整體性的考量??傮w來說,傳統村落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以傳統村落文化為紐帶
傳統村落文化記錄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保存著民間傳統文化的精髓,有機融合了“人-文化-村落”三種元素。所以,對傳統村落文化的有效保護需要以傳統村落的原住民為核心,以村落古建筑為載體,以傳統村落文化為紐帶,將人、村、文化乃至天地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江西篁嶺在深度挖掘分析了當地“曬秋文化”之后,結合當地地域特征將其發揚為地域文化符號,充分展示了江西篁嶺傳統村落文化的獨特性,成功避開了“千村一面”的困境;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依托當地汪氏宗祠,強化文化特色,舉辦了以“幸福時光,以愛為名”的漢婚大典,婚禮形式以周禮為藍本,重現大漢時代盛行的傳統婚禮文化。同時,設計打造了傳統村落文化品牌“大陳有禮”,鄉村產品附上鄉村故事,讓游客們在買產品的同時也將當地文化帶回家。
(二)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
傳統村落是在人與環境的長期磨合中達到的最佳形態,這個形態之所以遭到破壞和消失的原因是傳統村落的物質環境無法滿足現代生產生活的需要。對村落文化進行可持續設計是保護傳統村落的一種方式,運用該方式可以使其合理再生,讓村落重新與人、自然、文化協調起來??沙掷m發展較為典型的案例有安徽宏村、西遞,這兩者在地理位置上比較靠近,采取的發展方式也較為類似。首先是村落遷出部分居民來緩解村落的壓力,以便于對古建筑單體進行合理的保護與修復,以及對村落環境系統進行有效改善;同時充分分析利用村落所處地域特征,建造新村,滿足一部分村民的現代化生活需要;打造傳統文化品牌,以品牌引領鄉村旅游,從而構建傳統村落文化資源與鄉村旅游的良性互動,實現鄉村旅游帶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旅游的動態循環。
(三)以村民參與為永續動力
傳統村落是人類與自然磨合的結果,傳統村落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除了需要外界力量的介入之外,還依賴于村民的積極參與。充分研究傳統村落居民的行為模式及生活狀態,可以在保護傳統村落的同時,保證村民生活的基本利益,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從而調動起村民的積極性,讓他們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到傳統村落及村落文化的保護與創新中來。村民的主動參與是傳統村落文化發展的永續動力,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提高村民素質,正確處理好傳統村落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與現代人們生活方式之間的矛盾,有助于振興傳統村落經濟與有機更新,有助于推動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三、總結
實現傳統村落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我國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需求。在保護發展傳統村落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應更加重視“村落-人-文化”的一體性,實現其發展的同步性。同時還需結合各村落自身文化特點及地域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策略性合理性規劃,以便于實現傳統村落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重新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胡彬彬,王安安.傳統村落人文物象體現的造物文化思想解讀[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 (04):121-126.
[2]馬廷君.可持續發展戰略下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更新[D].吉林建筑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