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倩
摘要: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引用同伴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同伴教學模式;實踐思考
在對傳統教學反思中,我們認識到傳統的教學存在諸多弊端。首先,只注重老師的教,忽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其次,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聚焦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其他方面的教育目標常常受到輕視,難以實現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需要。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形勢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改革努力開始聚焦于課堂。在“以學生發展為本”這一教育價值觀的主導下,同伴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已經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研究者和教師的興趣。同伴教學是指學生同伴之間相互施教,共同受益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在“教中學”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并在學生的情感領域也產生了積極地影響。因此,同伴教學法成為教育研究的熱點之一。
本為主要通過自己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用同伴教學模式。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同伴教學模式的優勢
1.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技能和溝通能力
在每一次同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要完成課程學習的目標,必須依靠每一個成員的協作;只有每個人完成自己的目標,同伴間總的目標才能實現;還要讓學生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扮演著不可缺少的角色,角色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要使同伴間明確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實現目標。
2、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如果兩個人的手里都有一個蘋果,他們將蘋果相互交換后,結果還是一人一個蘋果。但是,如果兩個人互相交換了想法,那就會有兩種想法。同伴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在相互討論和研究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思維方式,學生可以及時檢查自己的不足,最終得到正確的結論。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同伴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尋找同伴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同伴教學中如果分工不當,容易出現優生獨霸課堂的現象,學生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
2、哪些教學知識點可以進行同伴學習最恰當把握得不好,如果所有知識點都按這種模式很難完成教學進度;
3.班額過大的班級個別好動的學生趁機搗亂,阻礙教學工作的完成;
4.怎樣保證同伴間學習的有效性……等等
1)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同伴教學模式的實施方案
1)開始階段關健的一環就是傳授學生學習方法,并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反省認知”和不斷改進的能力,從而達到不完全依賴老師也能把功課學好的目標,這一階段對學生的要求歸納為培養五種能力即:1、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首先,讓學生對數學對象做深入細微的觀察,以此為先導,再帶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聯想思考,以尋求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其次,細心挖掘、精心組織教材中可供聯想的素材,隨時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的、積極的思維狀態。第三,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與多題一法的訓練,鼓勵學生在一法解決之后,繼續尋求多法以及題目變化的各種情況,并用一根主線將各類情況串聯起來。2.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數形結合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數感,進行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交叉運用,使多種思維互相促進,和諧發展的主要形式;數形結合教學又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不能簡單的通過解題來實現和灌輸,應該落實在課堂教學的學習探索過程中。3.培養學生分類討論的能力。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思維的條理性、嚴謹性和完整性,提高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學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材,舉一些符合大綱要求且學生能夠接受的,需要區分種種情況進行討論的問題,啟發誘導,揭示分類討論思想的本質。4.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培養學生科學歸納總結的能力,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符合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又讓學生學到了知識。
上課時大至步驟如下:
①開始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自學提綱進行討論小測,約十五分鐘,練習做完自檢或他檢相結合。
②教師用十分鐘左右答疑精講。
③用十分鐘左右學生進行自我檢測。
④用五分鐘左右由學生或教師進行歸納總結,總結經驗,調節學習行為。
2)經過一般時間以后上課大自如下:
①同伴間討論解決課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約十分鐘,課前預習中的內容包括課程內容及課后練習和自己學做教具。
②由某組同伴或教師解答其他同伴間不能解答的問題,因勢利導講解重難點內容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如果問題同伴間能夠解決,由同伴一起上講臺講解例題(能夠用教具講解的盡量由學生用自己做的教具講解,講解過程中一起上臺的同伴如果有其它解法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完畢后同伴間要及時作出有效評價)。
③用十分鐘左右做教師或學生出的自測題,自測題的內容不宜過多,難度適中,做完后由學生交換批改訂正,教師抽查部分自測題,了解存在的問題。
④小結由教師或學生進行總結約五分鐘,最后布置下節課的預習內容。
學生作業要求小組長超前一課時把小組好中差(3人)的作業批改好,填好反饋卡,教師抽部分作業了解存在的問題。每學一單元之前與之后均開設導學課與歸納總結課。教師指導學生自己自學,討論,歸納總結,形成知識網絡,自己寫章節單元小結,整理知識結構。上課一些較容易例題及黑板上練習答案,可由學生上講臺自己講解、訂正,盡量做到一題多解,開拓思路。
總之,初中數學的同伴學習是一種促進學生高效率學習的良好途徑,應該積極推廣。但是實行這種課堂教學需要在合適的情況下,不是所有的方式和內容都適合同伴學習。同伴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習方法,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它需要我們不斷進行探索、努力探究,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高效。
參考文獻:
[1]吳芯.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同伴互助模式的實施[A],中學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