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月潔
摘 要:微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資源,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它的廣泛應用,不僅擴展了課堂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資源,還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其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將微課運用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為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從巧用微課進行生物知識解惑、實驗教學、因材施教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為初中生物教學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微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是對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一種強有力的補充,將其應用到初中生物教學可以推動生物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是實現(xiàn)生物教學相長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協(xié)助解決課堂中的重難點、疑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微課起到小課堂、大教學的目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流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生物學科中的某個知識點、抽象的生物概念或某個復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zhì)量。除此之外,初中生物教師還應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而使微課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筆者基于多年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將微課與初中生物教學巧妙融合起來。
一、巧用微課進行生物知識解惑
初中生在學習生物課時,由于生物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課堂學習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一兩個教學重點、難點或疑點。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通過一遍一遍的講述來解惑。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耗時耗力,還未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學效果不佳。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可以對知識點做深入淺出的講解,使這些教學重難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是提高生物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舉措。教師在利用微課展現(xiàn)這些知識點時,應把握好微課時間,將其控制在5~10分鐘為宜,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其生物學習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利用微課視頻資源可以反復播放的特點,組織學生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通過將學生的學習過程串聯(lián)起來,起到微課輔助教學的目標。
二、巧用微課進行實驗教學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由于實驗器材、實驗課時等原因,會導致實驗無法保質(zhì)保量進行或?qū)嶒炦^后學生對所學的生物知識掌握依然有難度。面對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考慮將微課運用其中,以幫助學生鞏固生物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教授使用顯微鏡觀察各種各樣的細胞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時,可利用微課先展示顯微鏡的構造和功能,通過對各個部位的詳細介紹,使他們對這一實驗設備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其次,教師可通過微課告訴學生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操作時應注意的事項,從而使學生在真正進行實驗操作時,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減少盲目性和操作失誤對儀器造成不必要的破壞;再次,教師可利用微視頻的方式展示顯微鏡對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等的觀察結果,建立學生的微觀思維;最后,教師可就“如何制作臨時細胞裝片”制作成視頻,通過示范講解的方式,彌補教學中學生無法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遺憾,加深學生對這個實驗的理解,提高生物實驗教學質(zhì)量。
三、巧用微課因材施教
每個初中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由于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導致他們的生物學習成績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此時,教師可考慮利用微課來進行輔助性教學,從而實現(xiàn)個性學習,為其個性發(fā)展提供嶄新的渠道。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因材施教時,不應囿于一種方式,可通過基礎知識、重難點、習題練習、實踐課類等多種類型,來進行微課教學,從而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教學,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使學生都能通過此方式獲得成長和進步。教師在選取微課類型時,應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fā),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通過這種混合型的微課輔助學習的課堂,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之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在運用微課時將分層教學法融入其中,一方面滿足學習基礎好的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能力;另外一方面使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通過這種方式來夯實生物基礎知識,通過微課的暫停、重播、快進等方式,來對課堂學習內(nèi)容及時查漏補缺,使他們跳一跳也能夠到“桃子”。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一定要從本班學生的學情出發(fā),從而使這種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總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頻繁,教師利用這一手段進行教學時,不應“濫用”和“亂用”,而應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和教學大綱出發(fā),使該教學與生物學科進行有效整合,使其產(chǎn)生出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充分利用微課授課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在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鄧婧婧.“巧用微課,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6(14).
[2]單柳旭.讓微課走進初中生物課堂的探索[J].廣西教育,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