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
摘 要: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在初中語文學習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綜合能力,重點分析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語文;應用
初中語文,主要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綜合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這對初中語文教師、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下面本文將重點論述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語文課
堂的運用。
一、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即以小組的名義進行學習探索,使得小組各個成員都能發揮作用,小組成員不僅能夠實現個人目標,也能通過合作幫助其他成員達到目標,小組成員共同進步。可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發揮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全體學生的能力。但是目前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主要存在教師的角色定位不準確、教師評價不夠全面細致,小組合作學習時間不適宜,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首先,是教師的角色問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在布置完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后,就以巡視為主,教師沒有明確的工作內容,沒有對學生之間的合作進行詢問、幫助和支持,表面上看到學生之間在相互討論,其實有的學生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在“侃大山”,師生間的交流較少;其次,是評價不全面的問題,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重視結果忽視過程,重視整體忽視個體,因而不能夠調動小組全部成員的合作積極性;再次,是教師在課堂上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沒有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進行討論、解決問題,大部分存在“剛開始討論進入狀態,就結束”的現象,最后小組進行發言就結束了;最后,是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的問題,這個問題體現在小組成員構成中,好的和差的有一定的懸殊,好的學生表現機會多,差的學生基本就為聽眾,沒有機會發表個人想法,同時在小組合作中,每一位成員的定位也不夠準確,沒有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優勢進行適宜的角色分配,這樣容易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發揮其作用和功效,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純屬浪費時間,沒有幫助到學生能力的提升。
二、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根據上文分析可以知道,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存在若干問題,主要為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到位、運用方法不當,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響應度不高、參與度不均衡,通過實施“教師—學生”兩位一體的策略,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首先,對于教師來說,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明確自身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一方面要學習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重要性、方法等,全面認識小組合作學習,了解和掌握小組學習的各類知識;另一方面要運用多樣化的小組學習策略,以調動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激情,同時教師要抓住初中語文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有機運用和安排,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需求,從而在小組合作中能夠給學生進行準確的角色定位,運用多樣化的小組學習模式,不局限于課堂的討論,還可以課堂小組辯論、小品表演、小組朗誦等形式,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從過程和結果,個體和整體兩個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做到客觀公平公正,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對于學生來說,學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在進行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時,要積極發揮主動性,發揮自身的優勢和長處,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一方面及時響應教師的策略,及時向教師尋求幫助、咨詢,得到指導和支持;另一方面,在小組成員之間,要發揮個人先進性,同時也要幫助其他成員,要明白整體性,一同進步。下面以教材中的《寓言四則》為例,說明如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在課前,教師充分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對《寓言四則》里面的故事和含義能夠完全掌握,并且可以延伸擴展內容含義,同時教師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個人特點、個人長處,根據多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布置下去,每組5~6人,學習內容就是《寓言四則》,合作形式不限,可以是討論、表演等,教師給予一定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準備,小組成員之間根據成員的特點和長處安排組長、每一個人的任務等等,合理配置人員資源,在課堂上給予時間準備和小組結果呈現,比如《蚊子和獅子》,小組通過表演的形式將結果呈現出來,教師進行評價,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同時對于表現好的,教師進行獎勵,以鼓勵學生進行合作。
在精準細致的角色定位(教師和學生),多樣化的合作形式,全面化的評價模式下,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上得到了最大的效用,一方面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燕.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7(10).
[2]費艷華.初中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組織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