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丹
摘 要: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本該是班主任教師工作的重點內容,但由于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很多班主任教師往往對班里的尖子生比較關注,從而使他們對班里的學困生產生了忽視。此外,還有一部分班主任教師雖然有心轉化學困生,但由于方法不得當,使得其轉化效果并不理想?;谶@樣的背景,有相當一部分班級的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直都處在止步不前的狀態,針對于此,對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給廣大班主任教師同行帶來一些啟示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學困生轉化;策略分析
一、學困生的成因
沒有誰生來就愿意當學困生,而學困生之所以會成為學困生,必然有其原因。班主任教師要想實現學困生的轉化,就必須要探究清楚這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在筆者看來,致使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部分教師喜歡用有色的眼鏡去看待學困生
教師都喜歡尖子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也完全可以理解??墒牵辛思庾由橛裨谇?,學困生的諸多“毛病”就顯而易見了,比如,跟尖子生相比,學困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會顯得非常的“平庸”;跟尖子生相比,很多學困生常常無法按時完成作業;跟尖子生相比,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會顯得非?!白浇笠娭狻薄S著這些印象的積累,部分教師開始用有色的眼睛去看待學困生了,比如,不少教師在對待尖子生的時候,會顯得非常的溫和,而對待學困生的時候,其溫和程度便會下降一些,雖然很多時候這其中的差異非常之微小,但對于敏感的學困生來說,他們常常會因此而受到傷害。
2.各種家庭因素的影響
學生的家庭對其學習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有的家長由于常年忙于工作,而忽視了自家孩子的學習狀況、有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過于“簡單粗暴”,只會利用訓斥的方式去教導孩子、有的學生因為父母離異,而產生了心理問題等等,這些現象都極易致使學生變成學困生。
3.學困生心理素質以及學習習慣不好
學困生之所以會成為學困生,與其自身也有很大的關系。很多學困生雖然也想好好學習、盡快擺脫學困生的身份,但由于其心理素質不佳,常常一遇到困難就會輕言放棄。此外,由于學困生大多學習習慣不好(諸如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知而不問等等),使得他們的學習成績一直無法得到顯著的提高。
二、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
1.班主任教師應多給學困生一些理解和關愛
在平時的管理實踐中,班主任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對待所有學生應當一視同仁,且要多給學困生一些關愛,比如,當學困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時,班主任教師切莫直接去批評他,而是應當深入地去了解一下,是不是任課教師布置的作業對于他來講太難了;再如,當有學困生在上課的時候搞惡作劇,班主任教師千萬不要急著去訓斥他,而是應當換位思考一下,這名學生是不是因為平時鮮少被人關注才會用惡作劇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傊?,班主任在面對學困生所犯的一些錯誤時,要多些寬容、多些理解,并在這基礎之上,積極地與學困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與學困生進行交流時,應當要以朋友的身份去與之交流,而不是以教師的身份“居高臨下”地對其進行教導,這兩者的區別是很大的,因為前者能夠使學困生真正地放松下來,從而能使其敞開心扉,向班主任教師袒露自己的想法,繼而使班主任能有針對性地去幫助他們。
2.積極聯系各科的任課教師,開展分層教學
為了使學困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日常的教學之中,同時也為了他們在上完課后能有所收獲,班主任教師應積極聯系各科的任課教師,消除任課教師對學困生可能存在的偏見,然后再和任課教師一起去針對學困生的學習狀況,重新制定教學策略,開展分層教學,比如,在每堂課的提問環節,任課教師應當針對學困生問他們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借此來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此外,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應當分層次去設計,換言之,給學困生留的作業要貼合其學習實際,這樣一來,才能使他們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一種成就感,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積極聯系學生的家長,促進家校合力的形成
轉變學困生的工作不僅需要班主任教師的努力,同時還需要學生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因此,為了推動學困生的轉化進度,班主任教師應積極地與學生家長聯系,并就學困生的轉化問題與家長達成共識,對此,班主任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實時溝通,及時向家長匯報學生在學校的表現狀況,同時家長也要及時地向班主任反饋自家孩子在家里的表現情況,這樣一來,家校雙方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教育,促進他們的轉化。
總而言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絕不可能在朝夕間完成,因此班主任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切莫淺嘗輒止。另外,在轉化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應多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采取相關措施對其進行輔導,比如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等等。
參考文獻:
[1]杜安順.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J].漢字文化,2017.
[2]梁偉.學困生轉化之我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