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妙麗
摘 要: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其所擁有的探究性,作業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重視探究性作業的設計,要從英語探究性作業的內容和意義為入手點,為學生設計個性化和主體性較強的作業內容,使學生能在任務達成中更好地進行英語知識的探究性學習。
關鍵詞:初中英語;探究性;作業設計;實踐分析
初中英語作業設計過程中要重視作業的探究性,要通過探究性的作業讓學生更好地鍛煉自身能力。探究性作業的應用能夠非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探究性的學習當中。通過探究性作業,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探究性能力進行很好的鍛煉,能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因此教師應當積極設計探究性作業,以高質量的作業對學生進行引導。
一、探究性作業設計開設的意義
教師在探究性作業設計開設期間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都能在資料的搜集、交流、展示期間更好地學習英語,學生在這種不自覺的學習環境中,涉獵的知識內容會留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師組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而能對學生的個人學習經歷有積極影響,深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活動開設之際十分關心探究性教學成果的展示,教師讓學生了解到只有當自己最終努力成功達到預期要求后,才能深刻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之情。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能為學生設置多種形式的教學新體驗,包括情景的描述、角色的表演、問題搶答的教學新環節,教師也能使用手抄報、講故事的教學形式,為學生設置實踐交際場景,讓學生能在學習活動期間大膽地使用英語進行交際,進而將講臺變成舞臺,也能使用板報宣傳的方式給學生展示所學成果,教師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需要給予適度的表揚,也要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讓學生能體驗到成功之喜悅,進而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形成較好的學習自信心,從而讓學生形成良性的學習循環。
二、探究性作業設計的內容
(一)生活化的作業設計導入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會是學生最好的學校。所以探究性作業設計中生活化內容引入十分重要,教師需要利用探究性的作業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開展學習活動,能夠在自主探究當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作業設計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導入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能夠將生活當中的各種熱門話題融入作業完成中,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到輕松。學生在這種生活化的氛圍當中將會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將會非常樂于參與到作業活動當中。同時,這種生活化的作業設計方式也能夠讓學生燃起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4]。
(二)興趣化的教學內容設計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需要盡可能地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或者事物融入教學工作當中,將這些知識點作為教學工作的支撐,讓學生圍繞著教學目標開展有效學習。教學案例當中最為有效地便是有趣味性的案例,因此教師要重視案例的使用,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加強學生的英語理解,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然后教師在課程內容講授完成后可以開展對應內容的作業設計,學生有前期的學習鋪墊,能自覺地完成作業,并能提出新的問題,以深化自身的探究能力,這也是符合探究性作業設計原則的。
三、探究性作業設計的實踐能力分析探究
(一)開設探究性作業設計 深化學生的任務達成能力
教師在設計相關作業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在作業完成中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所在,譬如,教師在講授Feeling Happy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為能深化學生的主題理解,就要先從單詞任務布置入手。讓學生完成如下學習任務:第一,制作單詞卡。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的時候多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單詞的記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異常枯燥,所以在學習期間容易產生厭煩的心理。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方式,給學生布置制作單詞卡和賀卡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單詞卡制作全面地了解單詞的釋義、引申釋義、反義詞、同義詞等相關內容,進而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更能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牢記單詞,可謂一舉兩得。譬如,教師要求學生每周制作20個左右的任務卡,把每次考試的重點詞匯進行牢記,然后并將這20個單詞熟記,并將其對應的詞匯和語法項目進行背誦,以達成學習任務。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教師需要在布置任務的時候,適度地加大任務量以示懲罰。第二,制作英語音頻資料。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聽達到知識的存儲,但很多學生對“聽”有極大的厭惡之情,甚至很多學生認為聽的方式很乏味,所以學生很少聽。經過實踐教師可以將原本機械的聽聽、讀讀、背背的學習方式進行改變,教師讓學生先聽音頻資料,然后模仿,并自己錄一段音頻資料,學生自己錄的音頻資料可以是單人的也可以是多人的。教師在完成一個單元教學后,要對學生的音頻作業進行抽查,或者是在課堂上給全班同學播放,并讓全班同學參與評估。學生對這種充滿創新的作業形式有極大的熱情,所以能認真地完成,更能在輕松的學習中達到樂學的效果。
(二)開設探究性作業設計 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設置合作探究作業的時候,教師需要為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的深化進行研究,目的是為自主探究提供更多實踐性的機會,并為學生創設充足合作時間的同時,能將教學全過程貫穿始終,使學生能在自我調控中不斷地激發自己的知識求知欲望。教師在教學活動開設之際,需要根據班級里面的人數將班級分為八個學習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平均到六個人左右,要求學生能在知識學習期間,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教師提出一個教學觀點,讓學生思考現在完成時、過去時、過去完成時的區別,讓學生進行討論,呈報上來的結果是三者不難區分,過去時是過去時間點做的事情,譬如我昨天去逛街了是I went shopping yesterday.(對現在沒有什么影響);現在完成時,說的是之前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完成的動作,但是最終的情況與現在有著直接聯系,即,動作和狀態的發生對現在依舊產生著影響。Michael has been ill.(含義是:現在仍然很虛弱)過去完成時表示過去的過去,過去完成時的時間狀語before,by,until,when,after,once,as soon as. We had learned 5000 words by the end of last month.學生通過實踐小組探究,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內容后,可以在小組活動中做好協調和銜接,以深化實踐探究能力。其實教師在教學活動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在參與中做到展示自我,避免教學中活動的形式流于表面,這樣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也能深化學生的合作學習理念,使得學生能在探究性學習活動開設之際能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
(三)開設探究性作業設計 深化學生的資料收集整理能力
探知實際上就是求知欲的一種,在探究性作業實施期間,教師需要不斷的深化學生的探知能力和探知欲望,使得學生能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更好探知知識,更好的進行知識的學習,進而能了解到英語各項知識點的應用要點,使學生能在學習期間主動的進行知識的獲取,主動地進行學習資料的整合。例如,在學習Unit 1 Playing Sports這單元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班級范圍內組織一場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tter, football or basketball?為主題的辯論會,讓學生自己選擇論點,進行材料搜尋,篩選材料分析材料,最終做好材料的總結。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為能證明自己的論點,會有意識選擇合適的論點,且這些論點多為英語材料,學生在閱讀的過程就能更好的深化學習能力,就能查閱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單詞,進而能在材料的選擇中進行適度的篩選。學生能上網搜尋材料,可以利用圖書館進行資料的了解,學生在積極參與中能釋放自己的潛能,提高自己的熱情,更能在辯論會開設期間,更能對論點有深刻的了解,也能在資料的整理過程中,更好地認識主旨內容,以搜集整理的信息,并能使用英語的交際的方式進行表達。其實教師通過辯論的方式一方面能讓學生的探究性能力有所強化,另外一方面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在課下認真搜尋,也是完成作業的一種有效方式。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課前演講活動,譬如教師帶領學生開展What kinds of thing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話題演講,使得學生能在此過程中進行知識內容的學習,以更好地深化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同時學生為能更好地豐富演講內容,需要在課下進行資料整理,找尋相關的資料數據,教師能在課下鼓勵學生以課程實踐的方式完成話題內容的添加。教師給學生布置對應的查詢項目,要求文章中必須有近期的環境數據統計,必須有相關的植物類型介紹,有污染種類的分類,并讓學生圍繞這幾個方向開展,以更好地深化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資源整合能力。學生通過話題演講能將各項觀點進行匯總,使用連詞進行關聯,最終能深化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在寫作中有更多的素材可以使用,進而對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有積極的影響。
自主探究教學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動力,可以將學習變成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進而能從本質上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個性發展進行推進。探究性作業活動的設計,需要不斷地深化學生的任務達成度,使學生能在任務教學期間,進行知識的深化,并借助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能搜集資料、分析資料、整理資料,進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優紅.創新作業設置,穩步發展提升:初中新目標英語有效作業的設計方法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3(6):137.
[2]沈金珍.優選作業內容與呈現方式,提高初中英語家庭作業有效性[J].新課程導學,2015(4):61.
[3]張敏.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案例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 2013(6):137.
[4]闕宏偉.初中英語聽說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2015(4):61.
[5]溫紫綸.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現狀分析與改進策略[J].英語教師,201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