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法、焚燒法、堆肥法三種。由于垃圾焚燒具有處理周期短、占地面積小、選址靈活,能有效地做到廢物的綜合利用和回收能源和資源等特點。焚燒法成為了僅次衛生填埋法而被廣泛利用的一種垃圾處置方式。本文主要描述當前垃圾焚燒存在的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垃圾;焚燒;問題;解決對策
1 當前垃圾焚燒存在的問題
1.1 垃圾無分類處理
無論是城市的垃圾還是農村的垃圾,他們在進行焚燒時都未做到先分類后焚燒,而是把所有收集來的包括日常生活,工業建設、農業等垃圾一齊投放到焚燒爐。
1.2 垃圾焚燒設備不完善,垃圾焚燒技術不成熟
我國是發展中的國家,即使一些地區的一些垃圾焚燒廠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焚燒工藝和設備來處理城市生活垃圾,但是仍有大部分的垃圾焚燒廠因為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念在購進處理設備時未能按照國家的標準來進貨。加上國內的垃圾中廚余垃圾所占的份額比較大,內含水分較多且無分類處理,所以以國內的焚燒技術來看,很難控制溫度來使垃圾全部完全燃燒。
1.3 垃圾在焚燒過程中產生污染物
垃圾在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煙氣含有多種對人體和環境有直接或間接危害的污染物,包括粉塵、酸性氣體、重金屬以及二惡英類污染物等,其中二惡英——地球上毒性最強的毒物80%-90%來自垃圾焚燒。它的毒性是氰化鉀毒性的1000倍以上,人類如果短期內接受高劑量的二惡英就可能導致皮膚損害,還可以改變肝功能,如果長期接觸該物質就會令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生殖系統受到損害,可見垃圾焚燒產生的廢氣對人體危害極大。
1.4 政府的監管不到位
政府在管理各個垃圾焚燒廠時,大部分只注重前期工程的建設,如比較傾向于垃圾廠的焚燒設備,垃圾廠的日處理噸位還有垃圾焚燒技術等。但是后期的處理工藝如焚燒殘渣的處理,焚燒過程產生的有毒氣體及各種排污凈化工序等是政府的管理所忽略的,然而這些忽略的卻正是對環境產生危害的關鍵所在。
1.5 政府的管理機制不合理
政府在管理垃圾焚燒廠時是各個部門之間的平行管理,沒有一個專門的有實權的機構來管理這方面的領域很容易造成管理不到位,效率低下及責任不明確等。而且政府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經濟人,這就更加劇了垃圾焚燒廠在為政府創收卻危害周邊百姓及環境時政府選擇前者的傾向。
1.6 國家未頒布有效的法律條文
在以焚燒的方式處理垃圾漸漸盛行時,國家頒布了一些關于垃圾焚燒廠對垃圾進行焚燒時的系列標準和規范。但是由于那時的認知及科技水平有限,這些標準和規范對現在的社會標準來說早已存在缺陷?!渡罾贌龔S運行監管標準》雖然已提出,但是國家仍未付諸實踐形成法案,而且地方政府也未制定一些有效合理的標準和規范來嚴格要求當地的垃圾焚燒廠,這就使政府部門對垃圾焚燒廠的監管更加困難。
1.7 垃圾焚燒廠企業內部管理存在缺陷
垃圾焚燒廠在整套垃圾處理的各個工序中沒有明確的負責人,只是籠統地把單位某個領導當做整個事件的負責人;在運行監管垃圾焚燒的過程中,焚燒廠沒有實時地記下明確的數據如:此次焚燒垃圾的初始溫度、焚燒過程達到的最高溫度及焚燒后的余溫,在廢氣處理方面,垃圾焚燒廠只是簡單地測算此次排出的氣體是否符合當地政府要求的標準并沒有真正測定廢氣中各種有害氣體的含量,也沒有調查過排出的氣體是否對當地的環境及居民產生不良影響
1.8 個人環境意識不強
垃圾焚燒在理論上來說只要達到了一定的溫度完全燃燒就不會產生過多的二惡英,但是很多人在扔垃圾時沒有做到分類處理而是把各種垃圾混雜在一起,這就讓垃圾焚燒廠很難控制條件來達到標準溫度。而且在一些地區隨處可見當地的百姓隨意焚燒生活垃圾的現象,這無疑更加加劇了環境問題。
2 解決當前垃圾焚燒存在問題的對策
2.1 國家加快有關垃圾焚燒法案的建設
國家應該盡快出臺《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監管標準》等法案,并且在擬定一些其他的垃圾焚燒法律法規的過程中應從多角度、多方面考慮國家、企業與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三者關系沖突時務必遵從當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2.2 國家加大監管機構的建設
中國環境領域這方面的監管是依照這樣的一個政策:統一管理,分工負責。這對于中國的環境問題來說是沒有實效的,所以國家應當設立一個專門的有實權的機構來負責環境領域這方面,再由這個機構監管各類垃圾焚燒廠,而不是讓垃圾焚燒廠在各個部門的平行監管下再歸屬當地政府,因為這樣很容易讓當地政府在經濟利益面前做出了“讓健康為經濟讓路”的選擇。譬如西方就設立了高級別的專門的環境管理機構來嚴格管理這個領域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所以中國也應該根據實際專項管理垃圾焚燒。
2.3 當地政府加強監管工作
政府在當地垃圾焚燒廠建設時要嚴格把關企業的環評工作,切勿讓焚燒廠的環評內容流于形式。在垃圾焚燒廠的監管工作中,政府部門應該把重心放在焚燒廠后期處理滲透液、殘渣及廢氣的工作中,務必做到嚴格把關,實事求是。此外政府還應成立專門的監管小組來定期檢查焚燒廠的硬件設施及各種焚燒時記錄的數據。對于那些只考慮經濟效益二不考慮群眾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焚燒廠,當地政府應該嚴肅處理,從而做到賞罰分明。
2.4 企業開展綠色焚燒
在焚燒廠等企業投資建廠時,企業應該先與當地政府簽訂承諾書,承諾做到規范操作,不污染環境,不危害人民健康等。同時焚燒廠在運行中,應當建立一套全面的有關垃圾焚燒過程的數據并及時對所記下的數據進行分析,定期把數據匯給政府相關部門或者把這些數據信息展示在企業網站上,做到信息化,公開化。對于那些焚燒廠遺留下來的殘渣及各種滲透液,企業可以與一些環境研究機構合作,共同商議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盡量使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及無害化。
2.5 開展垃圾分類教育活動,并定點進行實踐
垃圾的分類的宣傳教育工作不僅要深入到小學、中學及大學更要走進企業、走進社區、走進鄉村等?;顒臃绞娇梢允且岳贌^程的紀錄片進行走動宣傳,也可以是開展相關的專題講座,活動競賽等,可以對一些高校增設多形式的垃圾分類桶,以便從一些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人入手來調查垃圾分類教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3 小結
垃圾焚燒有利也有弊。對于焚燒廠周邊的居民及環境來說,它是弊大于利;但從社會總體的經濟效益來看,垃圾焚燒卻是利大于弊。依照目前中國的發展模式來看,垃圾焚燒將大有取代衛生填埋的可能。這樣如何使垃圾焚燒變成“綠色焚燒”便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僅從國家立法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即使國家出臺了垃圾焚燒廠及垃圾焚燒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是不能解決垃圾焚燒給人類帶來的根本問題——污染環境,危害人類。就比如國家提出的“三同時制度”,這可謂是一個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偉大政策,但是它卻在中國行不通,我認為原因就在于:中國的法律力度約束不了經濟人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所以在關于垃圾焚燒方面的立法工作,國家不應只流于形式,而是從根本上打擊國人對待金錢的劣根性。這樣我相信垃圾不再是中國發展的阻礙。
參考文獻
[1]黃銘洪等.環境污染與生態恢復.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86-188.
[2]李健,高沛峻.垃圾處理技術.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152-160.
作者簡介
于海洋(1983-),男,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局,清運隊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