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綿繼
摘要 蕉芋產量高,用途廣,種植效益好。本文介紹了蕉芋的特征特性、利用途徑,總結了蕉芋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地整地、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采收留種方面內容,以便于指導生產。
關鍵詞 蕉芋;特征特性;用途;效益;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059-02
蕉芋的生命力強、適應性廣、病蟲害少、產量高、用途廣泛。近年來,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蕉芋淀粉價格不斷走高,貨緊價高、供不應求,種植效益顯著。為進一步提高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確保高產、優質、高效種植,現將蕉芋的特征特性、種植效益和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特征特性
蕉芋又叫洋芋、姜芋,是單子葉植物綱美人蕉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莖發達,具塊狀根莖[1-2];莖青紫色、叢生,多分枝,粗壯直立,高達2~3 m;地下莖有節,嫩黃色,外有黑色被膜包裹,肉質潔白;葉片肥大、長橢圓形,葉互生,葉矩圓形,葉綠色,邊緣紫色,背面常紫色,有羽狀平行脈,中脈明顯,葉鞘近紫色。總狀花序,單生或分叉,基部有闊鞘;萼披針形,淡綠染紫;花冠管杏黃色,裂片杏黃染紫;退化雄蕊2~3枚,鮮紅色。生產上用塊莖繁殖。
蕉芋喜陽光充足的高溫環境,適宜生長溫度15~30 ℃,低于10 ℃或高于40 ℃不宜蕉芋生長。塊莖繁殖14 ℃以上出苗,莖葉生長最適溫度為30 ℃,塊莖膨大期最適溫度25 ℃左右。生長期要求光照充足,最好保證每天5 h以上的直射陽光。環境陰暗或光照不足會影響其生長發育,降低產量。
2 利用途徑
蕉芋的用途廣泛,集觀賞、食用、藥用、飼用、釀造于一身。蕉芋莖葉茂盛,葉片不易枯焦,觀葉期長,管理簡便,是美化庭院的良好材料[3]。其根狀塊莖性味甘、淡、涼,具有清熱利濕、安神降壓的功效,其根及花也可入藥;塊莖富含淀粉,可煮食或提取淀粉,是優良的淀粉加工原料。蕉芋淀粉顆粒粒徑大,糊化溫度低,糊透明度好,鏈淀粉含量高,成膜性好,其分子量很大,具有較好的應用性質,是高價值淀粉的新原料來源;淀粉可直接加工粉絲、粉條等食品和食品配料,還可用于生產味精、釀酒,生產口服和注射用葡萄糖、高粱飴糖等類淀粉糖,以及代藕粉等多種副食品等;在紡織工業上,用蕉芋淀粉漿紗較用糧食淀粉漿紗,具有黏結度高、光潔度好等特點;蕉芋淀粉、莖葉纖維還可用于飼料、造紙、制鞋、制帽、服裝和文化用品等。蕉芋渣、莖葉可作為養殖飼料,帶動養殖業發展。蕉芋的應用和市場前景廣闊。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選地整地
蕉芋對土壤適應性強,喜歡濕潤肥沃的深厚土壤,較耐旱,忌澇,宜選擇陽光充足、向陽避風且排水良好的地塊。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無論海拔高低都可以種植。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中性偏酸且富含有機質和腐殖質的緩坡地砂壤土最佳,也適應生長于肥沃黏質土壤。可在稻田、山坡地、邊遠地塊大片種植,也可在房前屋后、山邊溝邊等田邊地頭零散種植。
高產栽培應在選好適宜地塊后進行冬季翻耕,促進土壤熟化、破碎。春季結合整地做畦施鈣鎂磷肥1 500 kg/hm2、有機肥30 t/hm2作基肥。整地要深耕細作,土碎泥平,肥料均勻不露土面。宜做高畦,畦高30 cm以上,單行種植的畦寬70 cm,雙行種植的畦寬110 cm,溝寬30 cm,四周開好排水溝,防止積水。
3.2 種植
3.2.1 種植時間。一般在春季2—4月,氣溫穩定在12~14 ℃以上時種植。
3.2.2 種苗選擇處理。生產上大都采用塊莖繁殖,上年秋冬季采收時用泥土掩埋種芋,并用稻草等覆蓋,以保溫防凍,待春季氣溫升高,塊莖發芽長出2~4葉時,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壯苗移植大田。起苗后可用多菌靈800倍液浸泡芋苗5~10 min,提高抗病能力。
3.2.3 種植密度。種植行株距60~70 cm,高畦栽培或打穴栽培,種植密度為15 000~19 500株/hm2。在田邊地頭、房前屋后等地零散種植時,要注意多施腐熟有機肥作基肥,種后澆足水。
3.3 田間管理
3.3.1 查苗補苗。種植后要及時查苗補苗,防止死苗缺苗,確保苗齊、苗勻、苗壯。
3.3.2 中耕培土。生長前期要及時中耕除雜草,避免雜草與蕉芋爭奪養分和空間,整個生長期中耕培土2~3次,并將畦溝泥土培上畦面,利于蕉芋生長。中耕培土時,根據蕉芋地下莖的生長特點,前期深,后期淺,加快塊根的分生和膨大,防止倒伏。
3.3.3 合理施肥。肥料施用是蕉芋高產的關鍵措施。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合理追肥。苗期用45%硫酸鉀復合肥75~150 kg/hm2澆施;中后期與中耕培土相結合,中期施45%硫酸鉀復合肥450~750 kg/hm2,后期以磷鉀肥為主,忌偏施氮肥;開花前施硫酸鉀225~450 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或45%硫酸鉀復合肥750~900 kg/hm2。施肥時肥料要平均施于根部的左右兩側,以利于養分充分吸收和植株均衡生長。
3.3.4 科學管水。蕉芋生長期需水分較多,但耐旱性強,忌澇,田間積水易導致水漚爛根死苗。管水的原則是干旱時隔15~20 d澆1次水,施肥后注意及時澆水,不得灌水浸泡,雨季做好排水防澇工作。
3.3.5 剪花。為避免養分消耗,蕉芋開花時要及時將花剪去[4],使養分集中供養地下莖的生長,增加產量。
3.4 病蟲害防治
蕉芋抗病蟲能力較強,病蟲害較少,主要有蕉芋瘟、芽腐病和莖腐病。蕉芋瘟用多菌靈、托布津防治,芽腐病、莖腐病可用百菌清和復活一號防治。前中期有時有蚜蟲發生,可用樂果、吡蟲啉等農藥防治。
3.5 采收留種
11月中下旬至12月,氣溫明顯下降出現初霜,地上部出現枯蕉時,割去莖葉,挖出根莖,去除須根,洗凈后即可加工[5]。如遇下霜天氣,應在下霜前采收。留種的鮮芋應選擇無破損、無病蟲、飽滿健壯、芽粗壯完整、生活力強、單個重50~150 g的蕉芋,可直接用泥土掩埋,也可攤晾3~4 d后用泥土掩埋,用蕉芋莖葉、稻草或其他干草等覆蓋,霜雪凍害來臨前加蓋薄膜保溫防凍,待春季氣溫升高,塊莖即發芽生長成為種苗。
4 種植效益
種植蕉芋簡單粗放,投入少,見效快,是一條快捷的致富門路。2017年連城縣曲溪鄉曲溪村種植蕉芋面積逾70 hm2,產蕉芋鮮芋45~90 t/hm2,鮮芋收購價1.0~1.2元/kg,鮮芋產值為4.5萬~9.0萬元/hm2。加工提取淀粉,每100 kg鮮芋生產淀粉15~16 kg,市場價格12~14元/kg,產值在9.0萬~16.5萬元/hm2之間,深受農戶的喜愛。
5 參考文獻
[1] 李青疇.焦芋栽培技術要點[J].福建農業,2000(3):13.
[2] 張德純.蕉芋[J].中國蔬菜,2015(10):67.
[3] 李昌濤,謝應平,陳啟剛.蕉玉的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2(3):114.
[4] 劉恒.蕉芋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2(8):19-20.
[5] 葉盛.蕉芋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科技,2016(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