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樂爾
摘要: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型觀念是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不僅在技能和筆法方面有著獨特的價值,在美感和意境上也非常值得品味。本文簡要研究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造型觀念,希望通過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對繪畫造型的影響來挖掘其在現代社會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新價值。
關鍵詞:中國;傳統繪畫;造型;觀念
一、中國傳統繪畫概述
中國的傳統繪畫,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從起源上來看,與象形文字同源。早在新石器時代,陶器上就已經出現了栩栩如生的畫作,經過漆器畫、銅器畫的發展,到戰國時期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傳統繪畫——帛畫,以《御龍圖》為代表的絲織品繪畫,奠定了中國傳統繪畫在造型上的基礎。經過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我國繪畫融入了包括佛教藝術在內的許多外來文化,在宗教藝術繁榮的同時,產生了山水、花鳥等主題形式。隋唐到兩宋時期,宗教畫逐步衰落,人物、花鳥、山水畫成為繪畫主流,直到元明清時代,水墨山水、花鳥人物等繪畫在手法、造型和意境上日趨成熟,并成為了中國畫的代表,影響至今。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繪畫造型的影響
從我國傳統繪畫的造型藝術來看,其發展沿革是與我國傳統文化的特征相契合的,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較深。比如在漢晉時期,佛教文化成為我國傳統繪畫的主要影響因素,這一時期的繪畫造型也多吸取了印度和西域繪畫的特點,注重線條與色彩的運用,追求精細寫實。到了宋代,佛教勢衰,文人和官僚群體成為主要的藝術創作者,因此在選材上逐步偏向于山水花鳥,而在繪畫造型上則融入了道家和儒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陰陽相合。以常州派、米派為代表的畫家群體開始尋求格調雅致和清新的畫風,造型上通過水墨點染代替了精工細作。明清時代,城市經濟繁榮發展,在江南城市文化的影響下,人物畫發展迅速,與山水畫共同成為國畫的經典題材,仇英的著名畫作《漢宮春曉圖》就通過虛實結合、點線面綜合運用的人物畫手法,巧妙繪制了多個人物的形貌與神態。應該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淡雅意境、追求自然和諧和中庸的文化思想,對傳統繪畫造型的觀念起到了關鍵的啟發作用。
三、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型觀念
1.意境造型
意境是中國傳統繪畫造型觀念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儒、釋、道等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繪畫追求在表達視覺感官的同時引導人們的意象思維。“意在筆先”的思想使得許多繪畫作品脫離了繪畫技法的限制,用筆簡略,在“似與不似之間”的造型上表達出畫家的思想境界與審美趣味。比如宋代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就完全用寫意的手法表現山峰江水和樹木,畫作并沒有對景物造型做出任何細致的描繪,而以雨霧之間的自然色調和留白體現出朦朧的意境。同樣,南宋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簡單的構圖和線條抓住詩人李白的動作瞬間,在細枝末節上處理的非常簡單,卻以寥寥幾筆勾畫出韻味十足的人物造型,描繪出獨具魅力的神韻。
2.筆法造型
中國傳統繪畫對筆法有很嚴格的要求,雖然在畫作中有許多看似簡單的造型,但是在筆法運用上卻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首先,由于中國傳統繪畫對背景的描繪并不重視,重傳神不重寫實,因此需要在造型方面需要更多的運用線條,從而將造型與背景進行區分,例如在紋理繪制過程中就多采用“皴法”,在人物造型中多用“衣褶”。其次,中國傳統繪畫是書畫同源的,因此對于許多文人畫家來說,繪畫造型與文字書法是相通的,通過充分利用毛筆的特點來調節繪畫的節奏變化,可以使繪畫造型更加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
3.情趣造型
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觀是充滿哲學韻味的,講求以小見大和以大觀小,即便是風景山水和花鳥畫作也要借景借物抒情,表明畫家的志趣。因此繪畫造型往往能夠反映出畫家的情趣與追求。例如明清之際朱聳的《荷石水禽圖》,通過神情奇特和體貌特別的小動物形象塑造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思想,也使觀賞者能夠結合作者的經歷感受到其繪畫的理念和苦澀的美感。清代鄭板橋的《蘭竹圖》更是用修長挺立的造型同時描繪了蘭花和竹子兩種代表知識分子風骨的植物,其中的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4.程式造型
在中國傳統繪畫幾千年的發展史中,歷代畫家通過經驗的傳授與技法的研發,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范式造型法。例如在山水畫中,畫家們在表現風景的過程中總結了山石樹木的造型方式,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與我國古代的詩詞一樣,不同的流派在造型技法上有一定的韻律與規格,成為了流派間獨具特色的繪畫語言。比如傳統繪畫的造型包括勾、染、皴、擦、點等多種手法,從而形成不同類型的寫意形象。南齊畫家謝赫提出的“六法”更是歷代畫家遵循的造型教科書。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也比較完整的總結了繪畫形象的塑造規律。
四、中國傳統繪畫造型對現代藝術的啟示
中國傳統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現代中國藝術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以水墨為主的傳統繪畫,在造型上強調自然,虛實相生,氣韻生動,展現了獨特的美學原理,能夠給人以較強烈的代入感和更加持久的觀賞價值。對于現代藝術來說,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型理念能夠豐富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展現東方文化的美感,使得中國的文化符號能夠更加廣泛的獲得傳播與推廣。使視覺技術更多的參與到藝術創作中的現代,中國傳統繪畫造型理念更能夠推動現代繪畫和藝術創作向自然的回歸。
五、結語
藝術的發展是有傳承的,中國傳統繪畫并不會因為時代的發展而衰落,反而會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而獲得更廣泛的關注。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型觀念能夠在中國幾千年繪畫智慧的指引下在現代社會展現更高的時代精神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徐邠.想象的空間——中國畫留白之詮釋[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16(05)
[2]李安源.虛靜與曠放——中國畫“逸品”圖式探微[J].齊魯藝苑.2015(01)
[3]張紅宇.宋代繪畫的"寫實"畫風研究——以北宋的宮廷花鳥畫為例[J].美術大觀.2014(01)
[4]袁牧.從“凹凸花”看中國花鳥畫所受的外來影響[J].裝飾.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