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霞
【摘要】語文教學是中職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完善中職語文教學也是規范學生行為、引導學生養成正確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當前,為有效提升中職語文教學效率,微課已被普遍應用于中職語文教學,本文主要就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分析,旨在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 微課 中職語文 運用
隨著各類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教育已經步人了信息化教育階段,中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緊跟教育發展的步伐,將各類信息技術引進課堂,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率[1]。將微課引進中職語文教學中,不僅能打破時間與空間對語文教學活動的限制,也能通過豐富多樣的資源讓語文學習教學趣味橫生,有效提升學習效率。下文首先分析了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其次探討了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一)課程短小精悍,利于吸引學生
學術上對微課做了如下定義: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熱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2]。由此可以看出微課可以將某一個知識點或是某一課程內容制作成一個小視頻,以教學短片的形式將課本知識展示給學生,因此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第一個應用優勢就是內容少,時間短,不會因為長篇大論引起學生的厭煩,反而會通過短小精悍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語文教學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微課也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課程的重點、難點充分展示出來,給學生一個清楚明確的學習目標,便于學生圍繞某一知識點展開學習與探討,既節省了查找時間也提升了學習效率。
(二)課程音畫具備,精美形象,利于引導學生
微課屬于一種多媒體教學資源,因此在一節微課課程中同時具有文字、畫面、聲音等元素,能同時滿足學生觀看與傾聽的學習需求,通過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能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其次,微課的文字設計也不同于教師的板書那樣呆板乏味,微課的文字設計非常精美,且具有藝術感,因此將微課運用于中職語文教學,能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3]。
(三)重點突出,便于學習
較之傳統教學方式的泛泛而談,微課更注重對某一知識點的講解與探究,多數微課內容都是重點講解某一個知識點,在5~15分鐘的時間內從多方面突擊一個知識點,因此雖然課程時間短但內容的針對性非常強,并且課程情節也設計的非常完整,不會給學生一種抓不住學習重點的感覺,并且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諸多便利[4]。其次,微課對于知識點的講解也非常的形象易懂,這一點從微課設計的視頻就能看出,在設計微課視頻時,設計者或教師往往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生活實際出發,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設計成微課視頻,因此簡單易懂,便于學習。
二、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運用微課視頻,創建學習情境
上課前的課前導入部分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優秀的課前導入有著引出疑問、激發興趣,創設情境,增強學習氛圍的作用[5]。基于信息化技術下的微課有著集視頻、聲音、圖畫、動畫、文字于一體的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部分利用微課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反映,渲染學生情感,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到課文情境中,為高效的課堂教學埋下伏筆。如學習《精衛填海》這一文時,教師可以巧妙抓住學生向往、沉迷神話故事的心理,在課前導讀環節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神話的微視頻,也可以將《精衛填海》影視資料的一小部分節選出來制作成微課視頻,通過視頻的“引誘”,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在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向學生穿插一些課文內容,等微視頻看完后,提問學生觀后感受,自然的引導學生將注意力由視頻轉向課堂。另外也可利用一些神話圖片再配上具有藝術色彩的文字講解制成微課,通過色彩鮮明、形象逼真的圖片與精彩的文字講解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調動學生對精衛填海這一神話故事的好奇心理,讓課堂教學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與充滿神話色彩的課堂氛圍中順利開展。
(二)運用微課,讓課堂走進生活
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中職語文教學只有立足于生活并最終回歸生活,才能充分發揮出語文的教育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下,語文成了紙上靜止的文字與課堂上蒼白無力的語言,使得語文無法走人實際的生活,但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課可以將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可以讓語文教學建立在生活之上,也可以讓語文學習最終回歸生活[6]。語文教學的目的既包括對學生文化品位與文化素養的培養,也包括對學生人文精神的豐富以及情感意識的激發,尤其是對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語文教學更應充分發揮人格塑造、道德引領等方面的作用,通過語文教學激發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如在《故鄉的榕樹》一文學習結束后,學生對于作者故鄉榕樹的形態以及經歷肯定已經了然于心,對作者借著榕樹想要表達的殷切的思想之情與濃厚的眷戀之情也有了深刻的感悟,但不管文中的情感是怎樣的感人肺腑,也始終是別人的記憶,如果沒有實際體驗,學生學過后也就沒有多少記憶可循了,因此為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以及情感意識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后為學生留下拓展作業:在課后時間尋找自己印象深刻的家鄉事物,為其拍下照片或小視頻記錄,然后使用后圖片編輯軟件進行優化,配上表達自己真實情感的語句,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制作完畢后向全班同學展示并講解。通過學生的尋找、篩選、編輯、制作,家鄉就不僅僅只是書本中的家鄉與別人的家鄉,感悟也不再只是別人的感悟,學生在情感與精神方面也會收獲很多。
(三)運用微課,拓展學生思維
微課視頻雖然時間短,但是內容全面,重點突出,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從某一程度講,重點突出的學習更便于對學生思維邏輯的鍛煉。例如教師在運用微課開展語文教學時,可以就微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作為一個知識中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進而達到訓練學生邏輯思維的目的。像在學習在《紫藤蘿瀑布》這一文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i果緞煉學生的邏輯思維。首先,教師準備有關紫藤蘿的文字描寫,使用藝術字制作一節5~10分鐘的微課,并配上舒緩優美的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傾聽微課視頻中對紫藤蘿的描寫,視頻結束后向學生提問“在實際生活中你有沒有見過紫藤蘿,你認為的紫藤蘿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具有什么樣的形態?”通過這一連串的提問以及微課中的文字描述,即使學生沒有見過紫藤蘿,也會在大腦中努力構建紫藤蘿的形狀、顏色、特點,通過學生的虛擬想象,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又例如在《少年閏土》一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利用微課將少年閏土所處的鄉野環境以及閏土的人物形象展現出來,讓學生根據微課展示的內容分析少年閏土日后的變化以及最終歸宿,或是要求學生根據微課視頻將視頻中展示出的少年閏土的形象、鄉野環境用自己的文字描寫出來,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文字組織、表達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四)運用微課,豐富教學資源
要想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就需要微課視頻展示給學生的均是真實具體的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教師廣泛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配套習題、練習以及評價方法,來完善微課教學,同時豐富語文教學資源。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視頻格式的網絡連接特性,在線查看相關教學資料、其它語文教案、教學課件等一些輔助教學資源,并將這些輔助教學資源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全面展示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搜集學習資料,應用微課對相關知識點展開自主探究,鍛煉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用途廣泛且作用巨大,為此,教師應通過不斷的學習全面掌握微課應用技巧,讓微課能更好的為中職語文教學活動服務。
參考文獻:
[1]梁盛開.中職語文探究式教學應用微課教學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22);194-195.
[2]趙曉輝.信息化背景下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58-159.
[3]王艷齡.中職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及教學方法探索[J].才智,2018(05):131.
[4]朱東惠.以微課為載體的中職語文信息化教學新模式探索[J].職業,2017(34):112.
[5]陳曉玲.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創新性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32):272-274.
[6]羅惠聰:關于微課應用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