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丹
摘要: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了提高當前高校學生畢業就業率與質量,高校就業教育研究者結合當前學生就業實際情況,開展了學生就業新趨勢研究。本文針對當前出現的返鄉就業、自主創業、跨行業就業等新趨勢,開展了原因分析以及高校就業實踐措施研究。
關鍵詞:高校 大學生 就業 新趨勢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6-0130-02
我國的社會教育體系中,大學教育工作發揮著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社會就業形勢與經濟體制的變化發展,當前大學生畢業后出現了就業難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就業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在高校教育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學校教育作用,引導學生在新的就業趨勢下合理選擇就業路徑,發揮出高校學生職業能力教育的專業優勢,就成為高校教育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內容。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主要趨勢
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發現,當前高校學生在其畢業就業過程中出現了以下的新型就業趨勢。
(一)返鄉就業潮流的出現
隨著我國大型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轉型,大城市就業壓力逐年增加。大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但是其缺乏專業實踐能力與工作經驗,難以很快適應就業環境。一方面是大學生對就業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是大城市就業困難的提升,兩者結合形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主要壓力。所以當前大型城市就業中,這種就業壓力的增加造成了其返鄉就業現象的出現。二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隨著我國西部開發、小型城市以及農村經濟發展政策的落實,大學生家鄉經濟得到了發展。大學生在返鄉后其專業能力可以得到極大發揮,其就業機會較多。三是高校實用性教育理念的落實。在新的高校教育過程中,大量具有實用性特點的專業課程設置為學生在返鄉后就業機會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專業化自主創業趨勢的出現
在當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學生自主創業趨勢的出現對于學生就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就業研究中我們發現,學生自主創業趨勢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以下的幾點原因。一是國家政策支持的作用。我國對于高校學生就業政策的變化,促進學生自主創業成為當前國家學生就業政策的主要內容。特別是近幾年我國在降低貸款條件、發展創業機會等政策方面支持,更好地幫助學生自主創業的開展。如在國家經濟政策中,指導銀行對自主創業學生提供優惠貸款,為其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國家在經營注冊中降低了企業注冊成本與要求,便于學生創業注冊的進行。這些扶助政策的制定,都是國家促進學生創業扶植措施的主要內容。二是高校自主創業教育的開展。在就業教育理念的支持下,高校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開展了相關的創業教育。特別是在商業、食品與藝術設計等較為熱點專業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業成為教學工作的主要內容。
二、新就業趨勢下高校引導教育內容以及作用分析
為了應對當前高校學生新就業趨勢,高校教育工作者開展了學生就業教育研究。在實際的工作中,其主要工作內容及作用如下。
(一)就業引導教育內容
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管理者針對學生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實際問題以及學生就業知識的實際,在高校就業教育中設置了以下教育內容。
1.開展就業實踐能力培養
在大學生畢業就業問題調研中,教育管理者發現當前影響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大學生就業實踐能力不足。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缺乏職業實際能力培養與社會經驗不足造成的。為此在高校就業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利用職業教育、實訓教育以及實習教育機會,提高學生職業實踐水平。在職業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針對學生所學專業與就業針對對象,制訂具有針對性的職業教學計劃,提高其就業能力。如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在英語教育基礎上,增加商務英語職業實操中應掌握的外語經濟應用文寫作、外國經濟法規等課程,將教育內容與學生就業實踐知識緊密結合,為其就業提供知識儲備。在教育實訓過程中,教育者應以學生理論與職業實踐結合為要求,以實際工作環境與內容為課題開展實訓工作。如在工程設計專業實訓過程中,教育者應盡量還原工程設計的實際環境,使用專業的設計工具與平臺,采用實際的設計案例為課題對學生進行實訓教育,保證學生將日常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訓過程中,實現其理論與實踐的全面結合。學生畢業實習的過程,是提高其實踐工作能力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在這一階段高校教育者應與企業進行協作,與實習單位聯合開展實習教育,提高學生實踐工作經驗與水平,對于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2.為學生開展就業素質教育
除了職業能力外,學生在就業中應具備的就業綜合素質,也是就業教育中的主要內容。在實際工作中,學生應(上接第136頁)具備的綜合素質包括了能力素質、心理素質以及道德素質三個組成部分。(1)學生能力素質。學生的能力素質主要是指學生除了職業專業能力外,應具有的其他能力素質內容。這類職業要求外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就業過程更加順利,同時使學生就業選擇空間更大。(2)學生心理素質。在學生就業過程中,其心理素質對于就業有著重要影響。特別是在其創業、跨行業就業中,心理素質的提高對于其邁出就業的第一步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所以在學生就業教育中,教育者利用心理輔導、咨詢等工作,加強學生就業心理素質教育,對于學生就業成功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3)學生道德素質。學生的道德素質是企業招聘中重要的參考內容。為此高校就業教育過程中,學校應將職業道德教育上升到與能力培養教育同等的重視程度,利用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促進其就業質量。
3.開展學生就業選擇引導教育
針對當前高校學生就業新趨勢的出現,高校在學生就業教育中應結合就業趨勢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就業選擇引導工作。引導教育內容包括了就業分析與就業指導兩個方面內容。(1)就業分析即是指高校對學生畢業后,社會中此專業的就業情況、社會需求以及職業發展前景進行分析,為學生就業提供便利。同時在學生選擇了就業方向后,分析人員也可以對就業方向進行專業分析,提供專業性指導意見。如高校為選擇自主就業的學生開展就業分析工作,使學生對創業中的困難與創業發展方向產生認識,對于學生自主就業的開展有著良好的支持作用。(2)就業選擇指導就是指教育者對于學生就業中出現的難題,利用專業知識或社會經驗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工作。如學生在就業面試中遇到的難題,高校教育者可以利用社會經驗、心理學知識等對學生面試難題進行解答,提高學生面試成功率。
4.就業引導教育作用
在就業引導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針對學生在實際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業難點以及當今社會中高校學生就業的新型趨勢,開展針對性教育工作。這一引導教育的開展,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發揮了以下作用。一是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學生職業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的提升,都會很好地提高學生就業,是其在就業過程中達到企業招聘要求順利就業。二是學生適應能力的提升。學生心理素質提升與就業分析準備過程,為學生適應就業環境提供了有效支持。其教育工作的開展使學生可以更快地融入就業環境,降低其職業適應期。
三、結語
高校學生就業新趨勢的出現,對于高校學生就業教育工作產生較大影響。高校教育管理者針對學生就業實際情況開展了分析研究工作。這一研究的開展對于當前高校學生就業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春梅,夏廣忠,李長治,姜偉.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指標體系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5(6).
[2]劉青廣,張小賓,張明.高校本科畢業生就業趨勢的分析與思考——以石河子大學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