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木真桑杰
摘要:現如今,新課程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是探究性學習,即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從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問題。而探究性學習是《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所謂的探究性學習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參與性為前提,以類似或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學習,是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本文簡要分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該怎樣開展有效的數學探究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學習;導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10-01
在新課程改革和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向學生機械地灌輸知識的傳統教育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新的課程觀要求課堂上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開闊性和創造性,注重學生主體的發展,而其中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又是不可忽視的部分.本文從如何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合作探究學習和組織應用探究成果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探究性教學模式。
1.營造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為促進我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不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做,勇于表現,樂于創造,保證探究活動綜上所述,為促進我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教師先讓學生嘗試用兩個不同的三角形進行拼湊,再讓學生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進行拼湊,學生通過比較、討論會發現,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這時,再讓學生探究所拼成的圖形的底、高與三角形的底邊、高有什么關系,自己推導、歸納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一探究過程中,教師只充當探究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的發展潛力,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探究,多鼓勵表揚學生,允許學生出錯,對學生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橫加指責,強令修正,而是指導學生冷靜分析、反思、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反復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完成探究性學習的任務。
2.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是一種探索前的意識,是創造的開端。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币虼?,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的這種“根深蒂固”的心理需求,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探究性學習”打基礎。
2.1 揭題提問:上課開始我在黑板上板書課題:商的不變性質。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想提些什么問題呢?
生1:學了商不變的性質有什么用?
生2:什么是商不變的性質?
生3:為什么商不變?
生4:在什么情況下商不變?
生5:既然是商不變,那一定在除法里,除法里還有被除數和除數,那么被除數和除數怎樣變?
生6:和以前學的知識有什么聯系?
生7:難學不難學
根據學生提問,教師板書如下:
(1)什么是商不變的性質?
(2)在什么條件下商不變?被除數和除數怎樣變,商不變?
(3)學習商不變的性質有什么用途?
這些問題一出就激起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創設了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氛圍,學生都能以積極的姿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中去。
3.小組合作,注重學生之間交流評價
3.1 組建探究小組。學生經過了艱苦的探索過程,獲得了來之不易的碩果和較豐富的主觀感受,產生強烈的表達意向,不吐不快。交流溝通就是在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或班集體內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探究過程,揭示規律、解決問題,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群體之間的交往、溝通及相互了解,促進學生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分析思考其他同學的思路并做出自己的判斷。交流給每個同學提供了表現自己的機會,不僅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全面,而且豐富了想象力,使能力得到了提高。
3.2 加強交流與評價。第二、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如乘法分配律,可用圖形、字母、文字等等來表達。第三,不要過早評價,教師要善于引導爭辯,在辯中明白道理,懂得尊重事實;在辯中共享他人成功的喜悅。第四,贊揚與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教學這道應用題:一個水池裝有進出兩個水管。單開進水管,6分鐘可將空池注滿;單開出水管,8分鐘可將滿池的水放完?,F在同時打開進出兩個水管,多少分鐘可將空池注滿?多數學生列出了1÷(1|6—1|8)=24(分鐘)。我讓其中一位同學陳述算理,他是這樣說的:在6×8分鐘時間里,單開進水管,可注滿8個空池;單開出水管可放完6個滿水池,實際是注滿(8-6)個空池,所以同時打開進出兩個水管,注滿1個空池所需要的時間是48÷2=24分鐘。我高興地表揚了他。對探究結果的分析,一方面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反思與學習策略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教師的自我反思與教學策略的提升。
總之,探究性學習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立足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發展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直接目的,更關注學習的全過程。與學科課程相比,探究性學習突出的是開放性、實踐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數學探究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進取精神,可以克服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師傳授而忽視學生而產生的弊端,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在教學中,老師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冷靜的眼光審視探究性學習,改進探究性學習,才能更好的進行探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