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數學課,多數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參與較少,而教師的辛苦付出與最后收獲往往不對等。這種不對等的原因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促進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數學課堂活動?要求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給每個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積極加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通過嘗試讓學生參與課堂講解,并逐步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44-01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數學思維往往是借助數學語言進行的,是依靠數學語言而顯示的,所以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其實質是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1.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講解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人人參與,每個人分別講解一個問題。開始,很多學生不知道怎么講,講什么,有的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表達不規范,導致講解不流暢。對于這些現象,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及時進行點評,指出講解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無論是講解過程還是點評,都要求學生認真傾聽,這樣,學生也不會開小差,他們會用心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和不足,學生的聽課效率會得到提高。對那些數學學習缺少自信的學生,在講數學過程中改進了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講解數學的過程由學生參與,學生之間自然多了一份親近和默契,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都無拘無束密切配合,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2.流暢講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生參與數學講解的基本要求是:敢參與、敢發言、大聲講話、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其次是合作講解,注意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講解到位。在學生的參與合作得以順利開展以后,進一步要求學生注重課堂講解的流暢表達,以及注意數學語言的規范、精準,盡量避免使用關聯詞,如“嗯”、“然后”等,有的學生在講解時,每一句話后面都要加“嗯”,或者在前面加“然后”,有的學生語速過慢,停頓太長,有的又語速太快,有的聲音太小,聽不清楚。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參與點評,由學生進行點評,可安排一個小組專門負責點評,這樣,在其他小組講解時,點評小組的成員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并做好適當的筆記,他們將對講解的每一個同學做全面的點評,包括板書、站姿、脫稿情況、語言流暢表達、知識點的講解、問題的分析、延伸與拓展等進行綜合點評,當點評小組的成員點評結束之后,我還會隨即抽取一名或幾名同學對點評小組的點評再次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無論是在講解還是點評時,每個學生都必須得全神貫注地聽講,否則,即使前面的講解和點評他沒參與,但后面的綜合點評還是有可能參與,這樣一來,在整個活動中,所有學生都在參與,并且認真傾聽,學生的聽課效率自然也就得到通高。如果所有學生的點評都沒有提到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師進行補充,并給以肯定。
由學生參與講解,可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和專注程度,學生都希望得到認可,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改變說話結巴、不流暢的狀況,會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盡量將所要講解的內容組織好,并進行流暢表達;可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他們會注意自己的臺風,力爭脫稿講解,當講解越來越好時,他們的自信心也就越來越強;可增加學生間相互了解,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由學生參與點評,可讓學生學會尊重,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對別人的優點和不足進行點評;可讓學生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當別人給他指出不足時,能愉快接受,并及時改正;可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對別人的評價中逐步加強語言的流暢表達以及說話藝術的提高。
3.效果分析
3.1 學生講解水平的提高。通過鍛煉,學生們在數學課都能大膽講解,原來怕上臺的幾個學生也敢去講,有兩個講話結巴的學生能較清晰地表達數學語言,說話慢吞吞的學生語速有所加快,原來說話比較流暢的學生成了講解的能手。
3.2 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學習方式的變化。學生已經開始逐步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進行轉變,很多學生主動要求教師上課不要講課,都由他們去講,他們認為,老師講課反而覺得沒興趣,好像沒事做!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相互合作,使他們的合作意識增強,并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同學間的矛盾也很少,整個集體顯得非常和諧。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及時進行角色的轉換,由傳統的教師講授轉變為學生講解。作為教師應該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要盡可能減少統一要求,容忍學生的不同意見,甚至鼓勵學生嘗試錯誤,要善于站在學生的角度和立場理解學生,特別表揚敢于發言的差生。讓學生有足夠表現和表達自己思想的勇氣和機會,促使學生親歷學習的全過程,使他們能主動積極地動手、動口、動腦、去行動、去討論,創造性地進行學習,在這種民主、寬容、和諧的環境中,學生講解數學能力得到提高,在課堂中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唱主角的“舞臺”。
參考文獻:
[1] 陳建忠.數學語言與思維能力的關系[N].學知報.2010年.
作者簡介:史亞妮,大專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教14年;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