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柱
摘要: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科技技術的創新迫切需要一批尖端學子的加入,而新課標的實施離不開各位教師的積極探索和積累總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效的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師生之間的配合作用,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個性化課堂教學。增強教學的高效性和持續性,達到創新和成績提升的雙豐收。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途徑;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69-02
提升初中化學教學實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是化學高效課堂的呈現,也是考核教師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欲實現高效課堂,就要在教學中倡導“以生為本”,盡量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把活動權交給學生,把話語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敢做、敢想、敢說,引導學生真正全員參與,深入、持久地進行探究。想要促進高效教學,應當從以下幾個途徑著重探究。
1.分散教學難點,克服學生學習的畏難情緒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化學用語及酸堿鹽等知識點時,常常產生畏難情緒,這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化學元素符號教學而言,可以從緒言課開始每節課有計劃性地介紹常見的化學元素符號和一些常規的化學式,這樣學生每節課只要稍微花一些時間,就能學會,并在一至三單元檢測中作為考核要求,至第四單元學習時學生已經比較熟悉了,學生已不覺得學習化學用語有多難學了。化學式的書寫,學生往往不能得心應手,重要原因是不熟悉元素的化合價。于是,可以將常見元素化合價編成歌謠運用于教學中。“鉀鈉銀氫正一價,氟氯溴碘負一價,鈣鎂鋇鋅正二價,鋁正三(來)氧負二,亞鐵正二鐵正三,亞銅正一銅正二,氫氧硝酸負一價,碳酸硫酸負二價,銨根卻是正一價,勿忘單質是零價。”雖顯老套卻十分奏效,學生一邊誦讀,一邊寫化學式,這樣既熟悉了化合價,又學會了化學式的書寫。學中用,用中學,難點就迎刃而解,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就會更高,主動性就會更強。
2.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樂學
初中化學學習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習化學的動機往往是以滿足好奇心和感興趣為主。初中化學對學生來說是一門新學科,大部分學生開始會對化學學習頗有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但是當學到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因此把化學視為“第二外語”或認為化學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不能靈活地理論聯系實際,原有的興趣也就慢慢地消失了。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此結合書本中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對學生進行化學發展史的教育,如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居里夫人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談聞名世界的中國古代發明如造紙術、火藥等等。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知識將直接關系到祖國的發展和建設的重要性,從而增強了他們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還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地依賴于學習興趣、其形象識記能力超過抽象識記能力、再造想象力比較豐富的特點,成立化學興趣小組,目的即為鍛煉學生動腦、動手、動筆、動口能力。從激發興趣著眼,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發動學生利用小藥瓶、塑料袋、鐵絲、蠟燭等廣泛開展微型實驗活動和將教材中的個別演示實驗改成家庭小實驗。
3.注重分層教學,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實施有差異的分組、分層教學。這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需要。教師必須認真研究全班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綜合考慮全班每個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的因素,主要根據成績將全班學生相對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即A、B、C三個組。A組為優等生組,B組為中等生組,C組為困難生組,并向學生說明,分組不是一成不變的。C組的同學可以向B組遞進,B組的同學可以向A組遞進,互相激勵、互相競爭,向上遞進、共同進步。教師要做好分組后學生的思想工作,防止因分組帶來不良影響,特別是鼓勵C組學生,并且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課外輔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后進生采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們積極向上,對優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不斷超越自己。
4.適當的激勵制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程標準”不僅提出了教學要求,還提出了改革課堂評價體系的要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目標的化學課程需要相對應的評價體系。為了評價學生所掌握的化學知識,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特別是應加強評價的內在動機,削弱評價的外部誘因和壓力效應。我們的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后進生進行補習這項工作不能算是課后作業,而應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來看待。已經有證據表明,利用業余時間的學生并不比那些不利用業余時間的學生成績優秀。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課堂教學中補救工作的改進,尤其是補差工作。第一,“治療懶惰”,學習上貧困學生的原因是“懶惰”,包括懶惰的思維和懶惰的做法。在學習過程中,精神上的懶惰往往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和心不在焉。懶惰的表現在實踐中是緩慢的、不能及時的完成老師規定的作業,在做各種事情的時候拖拖拉拉、丟三落四。根據以上的各種情況,我們要分別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課堂上的“快速提問”,增加問題的密度,同時利用一些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讓他們產生一定的信心;第二,給他們一個表演的契機,讓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三,課堂作業要明確,教師要嚴格監督,不要給學生抄襲作業的機會;第四,不讓學生有拖延作業的機會,一旦發現及時的引導、批評,并嚴格的處理。
5.精講多練,深化有效教學
教學是師生雙邊的共同活動。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必須是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學中形成滿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師放任自流,學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證教學質量。高效的課堂關鍵還在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教師要在課堂四十五分鐘內向學生傳授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使他們能輕松接受,這必須要下一番工夫。除了要求教師自身極淵博的知識,較強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還要在課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還應了解掌握學生,結合學生暴露的問題,瞄準學習目標,深入準確、畫龍點睛地講。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激發思維,擴大密度,使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思維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謂精講,既要配合教材內容,又要面向全體學生。精就是要突破重點,帶過一般,設疑破難,創造思維情境。練是鞏固知識的途徑之一,練要練到點子上,要精心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分析研究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能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的或口頭表達練習的,就盡可能讓他們動手動口實踐,以達到真正掌握知識,舉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學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時,我們組織學生與氧氣的制取與性質作對比分析,進而明確異同點,進一步鞏固了相關性質反應和實驗裝置及實驗步驟等等。
總之,在實行課程改革、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尤為重要,這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和方法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只有通過培養學習興趣,加強情感溝通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才能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趙世蓮.探究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年13期.
[2] 趙尚森.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途徑探究[J].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03期.
[3] 韋國獻.如何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途徑探討[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