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武 李慧榮
【摘要】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賴于人文素養的不斷提升,但是提升人文素養遠非一日之功,需根植于對中學生的日常教育中,使其做到自覺、自律和自愛。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有了更高的標準,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燦爛非凡,國學經典更是其中的精華。通過誦讀國學經典,可有利于中學生從中吸取大量的精神養分和力量,有助于青少年智慧開啟、品德滋養和自身修正,有利于提升其人文素養。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中學生;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燦爛非凡,國學經典更是其中的精華,其中含有許多的正己修身、為人處世和知人任人的深刻道理。一個人內里的涵養學識和道德水準的外在表現,稱為文化素養。一個人的文化素養是很難矯飾的,因其植根于一種擁有理性內里、感性外表,且具有自覺文化意識的品質上,并體現在其思維和行為方式里。知識不等于文化,情感也不等于情懷。人文素養的超越性與品位、素質和情懷息息相關,其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礎。借助后天的學習可有效提升個人的人文素養。可以用“知識與行動是否統一”來判斷其是否擁有真正的人文素養。東漢著名文學家王符說過:“大人不華,君子務實。”充分說明了提升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一、提升中學生的知識面
在中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國學經典一直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因其非常復雜、深奧,中學生通常不能準確地把握作者深藏的用意和深入領會其中蘊含的深意和別樣的意趣。教師普遍地在講解國學經典時,會把自身的理解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不注重課堂的互動,嚴格違背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會打擊學生對國學經典學習的熱情。例如,在教授《詩經》兩首時,可通過兩方面來實施教學。第一,多次誦讀,教師在《詩經》兩首的教學中,應該啟發中學生自主地進行多次誦讀,使其了解滴水穿石的道理,慢慢深入理解《詩經》兩首中的本質含義,領會到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精髓,這有助于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第二,小組合作學習。假如對《詩經》兩首進行簡單字面意義上的誦讀,中學生恐怕無法理解教師所講解的關于《詩經》兩首中所深藏的含義,因此,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新模式,一方面鼓勵其對《詩經》兩首進行逐次的誦讀,有助于活躍課堂的氣氛,另一方面在學習小組內,每個中學生踴躍表達自身對《詩經》兩首誦讀的見解,這可有助于其思維能力的提升。第三,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可把控中學生誦讀《詩經》兩首的方法、結構,使其在小組學習中,可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語文知識儲備,從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二、熏陶中學生的思想情操
國學經典有效融入中學階段的教學中,有助于中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全方位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免于身陷題海戰術而思維日益僵化,且不利于自身學習發展的危險境地,使其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例如,在教授《觀滄海》這首古代詩詞時,教師可通過三步來實現有效的教學。第一步,中學生可在教師的帶領下,結合著課本中的注釋,嘗試理解性地多次深入地誦讀這首古詩詞,并慢慢掌握這首詩詞的主要思想內容。第二步,教師可依托先進的教學設備用各色圖片或剪輯視頻來豐富教學的內容,營造古詩詞中所描繪的蒼涼激昂、壯闊慷慨的意境,使中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其對古詩詞內涵的理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從信息網絡上篩取關于曹操的主要人生際遇和此首古詩詞的寫作背景,學生通過理解可準確把握詩人在詩詞中所依托的情感訴求。最后一步,教師引導中學生對詩詞的風格和詩人的情懷進行探析,引用其中的佳句,來引發中學生產生共鳴之感,深刻體味詩人渴望全國一統、建立功業的偉大抱負和自信豪邁的風骨,使其在學習中受到思想上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在具體的講解過程中,指引中學生在多次誦讀的過程中探索、發現和體味,使其人文素養得到極大的發展。
三、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道德水平不升反降,不文明現象屢屢見諸報端,引發大眾的熱議,對此,我們應重視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三千年的燦爛文化遺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國學經典有效融入中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中學生進行關于國學經典的多次誦讀,使其逐漸認識并掌握其中所蘊含的道德理念,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使其在學習中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發揚者,在日常生活中成為知行合一的忠實踐行者,助力社會良好風氣的養成。例如,在教授《孟子》(二章)時,教師可使中學生在多次的誦讀過程中,完成對經典的把握,教師還可結合具體的生活實例進行對國學經典的探析,使其能夠在生活化的國學經典過程中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促進其思辨意識的長成并應用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做傳統道德的忠實傳承者和踐行者,除此之外,教師可推薦相關的書籍,如《論語》,鼓勵中學生在業余時間多進行經典的誦讀,使自身受到經典文化的熏陶和滋養。
四、結語
總的來說,將國學經典有效融入中學階段的教學中,中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除了學習語文教材中的國學經典外,還可補充閱讀課外的國學經典,這不僅有助學生深入理解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還可提升知識面的廣度,提高思想境界。
參考文獻
[1] 胡小鳳. 淺議如何通過古文經典誦讀提高學生人文素養[J]. 考試周刊,2018(17).
附 注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誦讀國學經典,喚醒學生心靈”的教育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WW[2017]GH35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