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宏
(江西省萍鄉市體育學校,江西 萍鄉 337000)
關鍵字:班主任;班級管理;贊美
近年來,教育行業問題頻出,家長抱怨不斷,對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也頗多微詞。然而,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是關系國家和社會的頭等大事。面對社會的質疑,作為班級工作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必須要明確一個問題,即“怎樣培養人”。不同的班級管理的藝術產生了不一樣的效果,因此,筆者主張班主任提升班級管理的藝術---贊美。
融洽師生關系一直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重點和難點,作為教與學的兩端,學生與老師的關系極容易陷入貓與鼠的對立中。若雙方都止步不前,師生關系的僵化必然會給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麻煩。因此,在具體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妨主動邁出一步,多多贊美學生,肯定學生,讓學生在贊美與肯定中獲得力量。同樣,在無形中,學生也會肯定老師,認可老師,師生之間的關系在贊美之中破冰,在肯定之中前行。可以說,贊美是融洽師生關系的一劑良方。
班是由班級成員共同營造的一種集體氛圍,反映了班級成員的整體精神風貌與個性風特點,體現出班級的內在品格與外部形象。優秀的班風需要優秀的理念指導,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主要管理者,必須向班級成員輸出優秀的班級管理理念。獲得贊美是人的天性,同樣也是學生的天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巧用贊美,不僅能獲得學生的肯定,也能讓學生以此為榜樣,蓄力前行。當班上全體學生都能以贊美的方式來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時,優秀的班風便悄然而生。
卡耐基說“掌聲可以使一只腳的鴨子變成兩只腳”,這句話生動的彰顯了贊美的巨大作用。在培養學生人格方面,贊美的作用同樣明顯且有效。當受到贊美時,學生會更加積極向上,也更會對照“贊美”改正身上的不足。對于處于人格養成期的中學生來說,懲罰和謾罵只會帶來更多的反叛和憤怒,贊美卻是一縷春風,學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改正,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格更是具有決定性的參照和引導作用。
贊美是門藝術,隨意的、過多的、不合適的贊美卻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贊美的時機很重要,不合時宜的贊美沒有絲毫力度,無法獲得應有的效果。適時的贊美學生,不僅贊美學生的優點和長處,更要贊美學生的短板和缺點。而在贊美學生的短板和缺點時,時機便是最要考慮的因素。
那什么才是合適的時機呢?怎樣的贊美才能稱之為適時的贊美呢?筆者認為,錦上添花的確能夠彰顯贊美的作用,雪中送炭卻更能表達適時贊美的深刻內涵。當學生對自己的性格極其不滿甚至自卑時,班主任的贊美和肯定會給他勇氣;當學生對某個科目自暴自棄時,班主任對她某個細微小事的贊美會給他力量;甚至當整個班集體陷入某種低壓魔咒時,班主任適時的贊美會讓整個班級從混沌中醒來,這些都是適時贊美的力量。所以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贊美的時機,適時的給予學生贊美,給在彷徨和孤獨中徘徊的學生注入力量。
在具體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經常發現很多班主任夸獎學生的口頭禪是“你真聰明”“你是最棒的”,但是我們發現,這些贊美的口頭禪通常不具有力度,因為學生了解你贊美背后的敷衍和搪塞,更無法接受和認同你的不真誠。在新時代的教育環境下,贊美學生的具體行為比起敷衍和搪塞的贊美更恰當可行。
一個很簡單的假設:班上學生不小心打破玻璃杯,學生反應不同,或巋然不動,或議論紛紛,更有甚者在旁觀老師的反應。此時若有一個學生默默的拿起掃帚收拾殘局。班主任又該怎樣給出恰當的贊美呢?一句“他是這一次處理問題最好的學生,讓我們為他拿起掃帚的行為鼓掌”恰到好處的發揮了贊美的力度。這句恰當的贊美不僅肯定了這位學生處理具體問題的方法,更為其他學生處理類似問題提供了范本。
因此,班主任在具體的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對學生的具體行為給予贊美,時時注意贊美的恰當性。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贊美也不例外。我們看到許多學生因贊美而變得自信,也看到更多學生因贊美而變得自大和自滿。月盈則虧,凡事過猶不及,任何贊美太滿太多終會導致令人不快的結果。因此,班主任在運用贊美的藝術時,必須遵循“適量”的原則。適量的贊美意味著我們不盲目的全面肯定學生,而是有目標,有掌控的贊美學生,讓學生在贊美中保持自我,這也是贊美必須要實現的終極目標之一。至于如何把握贊美的“適量”原則,則要視具體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對內向害羞的學生,贊美的適量尺度是更寬容的,而對外向驕躁的學生而言,贊美的尺度必須更加謹慎小心。而作為具體的執行者,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班主任對學生的深刻了解和認識,因人而異,因事不同。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從來都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班主任極高的問題處理能力。若能有效運用“贊美”的藝術來進行班級管理,那不僅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更能為學生、班集體注入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