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伶俐
摘 要:群眾文化來源于人民群眾長期的和諧交往,具有很強的社會性以及社會功能。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致使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探究在此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形勢 群眾文化工作 重要意義
前 言
群眾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維護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時期,人們對于文化的需求逐步增長,為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帶來機遇。鑒于此,我們必須要緊隨時代大潮,通過不斷地研究、探索與實踐,逐步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與社會的穩定發展。
一、積極發揮群眾的積極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要想真正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進程,就要積極發揮群眾的積極作用。故此,我們必須主動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將人們的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為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資增彩。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群眾文化形式更是數不勝數。對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從而更好地滿足于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素養,真正做到一切工作為了人民,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促使更多的人民能夠享受到美好的文化生活,推動社會文化大環境的發展,
二、創新群眾文化發展模式
現實中,群眾文化工作者不僅要起到開發、傳揚民間優秀文化的作用,更需要擔負組織大型節日慶典,培養發掘藝術骨干,挖掘保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責任[1]。在我國的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以及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要時間節點上,更需要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發揮其積極作用。
在具體的群眾文化工作進程中,我們需要盡可能地開發民間力量,通過聯系群眾的方式與民間藝術文化團等民間組織機構進行合作,鼓勵他們主動參與進來,并通過多種方式有效吸納更多的民間力量參與到群眾文化工作中。事實上,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如果僅僅依靠人力資源必然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將一定的物質資源以及輿論導向傾注其中,通過人力、物力以及輿論的三方面配合,才能真正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2]。對于具體的工作執行而言,可以以政府為主導,通過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其中,推動相關文化資源的整合,促使群眾文化工作能夠以多種形式進行開展,并在最終形成全社會自覺參于到群眾文化工作的新風尚。
在新形勢下,我們應當主動開拓思維,將創新精神廣泛地融入到群眾文化工作中,通過創新群眾文化工作開展形式等手段,全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群眾文化產品及活動等,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優化建設人才隊伍
對于任何一項事業而言,人才都是決定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對于群眾文化事業也不例外。現階段,群眾文化工作無論是工作難度還是工作強度都得到了很大地提升。故此,建設一支優秀的群眾文化工作隊伍迫在眉睫。
首先,群眾文化工作隊伍的主管部門或領導必須要深刻地認識到人才建設對于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性,只有他們能夠對人才隊伍建設給予充分的重視,才能從根本上強化主管部門對于人才隊伍建設的支持。此外,在生活工作中我們要留心觀察,發掘人民群眾中的人才,將那些有意向投入到群眾文化工作中的人才吸納到工作隊伍中,通過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能夠有效推動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時效性。再者,相關部門還可以采用公開招聘的方式,面向社會、廣招人才,為群眾文化工作招收更多的專業性人才,強化人才隊伍建設[3]。與此同時,對于新招收的工作人員以及老干部等,都需要強化對其的培訓力量,保障整個人才隊伍的先進性,對于一些專業能力強、表現突出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還可以委派他們去其他地方深造,從而進一步提升隊伍的整體業務開展能力。最后,我們還應當積極拓寬思路,不斷優化工作方法,強化隊伍建設,為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從而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積極作用的有效發揮。
四、正確認識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不僅在物質生活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對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物質生活貧乏不是社會主義,而精神文化匱乏必然也不能于社會主義劃等號。社會主義不僅僅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物質生活的需求,更需要讓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實。而群眾文化工作的核心理念就是為人民服務。鑒于此,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等方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從而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文化服務。與此同時,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然要立足于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故此,對于文化建設我們也應當引起充分的關注。在現實中,我國對于政治與經濟建設一直不敢有絲毫的松懈,對于文化建設也是如此。而群眾文化工作有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4]。最后,我們都知道群眾文化工作是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提升文化素質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推動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故此,我們更應當明確其重要意義,主動樹立責任意識以及工作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群眾文化工作中,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貢獻力量。
五、結語
總而言之,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要想在新形勢下真正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定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與過程。但在實際的工作環節中,需要相關人員對群眾文化工作給予充分的關注與重視,通過不斷創新優化工作方法,積極發揮民間的文化力量,優化建設人才隊伍以及正確地認識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意義等途徑,進一步激發群眾文化工作的功能與作用,從而更好地滿足于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推動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輝, 劉國榮. 論如何做好新形勢下基層群眾文化輔導工作[J]. 青年時代, 2017(12)24-25.
[2] 魏亞娟. 論做好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意義[J]. 邊疆經濟與文化, 2016(6):72-73.
[3] 林靜. 新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6(6)210-210.
[4] 陳宏. 淺議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建設工作[J]. 魅力中國, 2016(27)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