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海
摘 要: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充分感知文本,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不斷發展。要聚焦語言,讓學生品析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蘊;落實語用,開掘語言形式的表達特色;關注文體,滲透文本整體的體裁特質。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用能力;文本;實踐;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1-0038-01
語文教材是學生進行文本學習的重要載體,語言文字蘊含著深刻的教學價值。因此,語文教師需要發揮語文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充分感知文本,真正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不斷發展。
一、聚焦語言,品析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蘊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扣準文本中的關鍵詞句,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發揮自己想象力,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融入文本情境,感受故事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例如,教學《第八次》第二段時,教師可以創設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角色轉換中體會文本人物的內心世界,并有效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悟。要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思考這樣的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覺得布魯斯是一個怎樣的人?文本中的哪些詞語說明這一點?”在師生交流中,教師可以聚焦關鍵詞“唉聲嘆氣”“幾乎”引導學生進行對話,然后讓學生思考“如果你就是那個受傷的王子,你在想什么”。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有的說“我受傷了不要緊,我的國家怎么辦呢”,有的說“只要活下去,就一定會有辦法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乎”的語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幾乎”一詞造句。在具體生活情境中,學生理解了“幾乎”一詞的意思,體悟到布魯斯當時雖然沮喪,但內心抱有一絲希望,期盼著一場勝利。
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通過品析關鍵詞,讀懂了人物的內心獨白,走進了文本的內蘊深處,為之后的文本解讀奠定了基礎。
二、落實語用,開掘語言形式的表達特色
閱讀是獲取信息、認知世界、發展思維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引領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在理解中運用,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教學《第八次》第三段時,針對蜘蛛結網的描寫,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行七次回讀。在一遍遍朗讀中,學生清晰地看到蜘蛛不厭其煩地織網,體會到蜘蛛結網的不易與堅持不懈的決心。隨后,教師可引領學生回顧以往接觸過的名言,學習文中流暢的表達方法,嘗試談談自己的感受,進而深入領悟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的道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蜘蛛結網帶來的啟示,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情況,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為布魯斯寫動員書:“蘇格蘭人民經歷了七戰七敗,士兵們幾乎心灰意冷,作為王子的布魯斯會怎樣動員人民參加第八次戰斗呢?”有學生寫道:“親愛的蘇格蘭人民,我們的親人正飽受欺凌,我們的國家正處于生死存亡的時刻。雖然我們已經戰敗了七次,但只要我們有恒心、有決心,就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勝利。昨天我看到一只蜘蛛來回結了七次網,都被大風吹斷,但絲毫不能阻礙它結網的決心,第八次終于結成網。一只蜘蛛都懂得堅持不懈的道理,我們難道連一只蜘蛛都不如嗎?為了我們幸福的家園,為了我們安穩的生活,我們要把侵略者趕出國門。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堅持不懈,一定會取得成功!”
在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情境,進行相應的語言表達和練筆訓練,為學生核心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三、關注文體,滲透文本整體的體裁特質
不同體裁的文章,有著獨特的文體特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從文本的文體特點入手,引領學生通過聽說讀寫培養文體意識,感受文體在言語形式和寫作策略中呈現出來的一般性特點,從而達到借助一篇拓展一類的教學效果。例如,《第八次》是一篇蘊含深刻道理的外國歷史故事,通過敘述蘇格蘭王子布魯斯英勇抗擊侵略軍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遭遇什么失敗也不要氣餒,只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就會取得勝利。這是一篇典型的敘事性文本,但與一般故事不同的是,這篇課文有著鮮明的套嵌結構,即在一個大故事中蘊含著一個小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閱讀課文之后思考“課文講的是什么事情、有哪些人物、他們做了什么、結果如何”。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明晰了事件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從整體上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梳理。在學生已能輕松地概括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領學生梳理文本結構,感知兩個故事之間的類比聯系,理解這一類文本的基本特性。然后,教師可相機為學生補充這一事件的歷史資料,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歷史故事類文本,感知歷史故事帶來的啟迪。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潛移默化地引領學生體悟了文本特征,培養了學生把握文體的能力。這能讓學生將類似的方法運用到新的閱讀實踐之中,通過舉一反三提高自身的文體意識。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將學生的身心浸潤在文本的情韻世界中,鐫刻在文本的語言世界里,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內在素養。要聚焦語言,讓學生品析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蘊;落實語用,開掘語言形式的表達特色;關注文體,滲透文本整體的體裁特質。
參考文獻:
[1]林麗.解讀文本回歸語用本位——構建小學語文語用型課堂的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7(05).
[2]顧曉紅.因文而異在閱讀中培養語用能力[J].語文天地,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