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菊
摘 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部門在重視學生學科成績的同時,也提高了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小學德育就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我國青少年的綜合品質,所以,德育課程在具體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并且以文明和禮儀聞名于世。德育的重點內容就是通過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及心理健康進行綜合性教育,讓下一代更好地沿襲我國歷史文化,并在未來不斷發揚光大,為社會培養綜合型人才。如何更好地發揮德育的作用,是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點問題。針對德育教學中,如何利用情感滲透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德育的理解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德育;情感滲透;教學策略
我國的教學方式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道德品質的建立。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所以,現代教育理念中,將德育放在了重要位置,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德育水平,教師應將德育中融合情感內容,使德育更深入學生的內心,讓學生對德育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達到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效果。
一、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重要作用
由于小學德育教學在內容和方式上與小學的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整節課進行死板的德育教學并不適合小學階段的孩子理解和吸收,其內容更多是對學生道德水平的建設和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所以,涉及的內容較為復雜。而在課中滲透一些德育知識,學生既能迅速接受,又不會枯燥無味。面對德育在小學階段開展的重重困難,在不斷的實踐中,教師發現,使用情感滲透的方式進行德育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中,更容易深入學生的內心,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現存問題
1.對德育缺少重視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學校和家長目前仍然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德育教學內容不夠了解,部分教師覺得在課堂上花時間滲透德育知識是浪費老師講練習或講新課的時間,甚至覺得沒有必要在其他課中滲透德育,忽視了德育對小學生人格發展的意義,這就直接影響了德育的有效開展?;谶@一原因,在德育中融合情感滲透的教學方式也相對滯后,甚至有些地區的小學沒有按照教育部要求開展德育課程,使我國現階段的德育缺乏實際意義,對新時期的青少年德育教學產生了不利影響。
2.教學方式過于落后
良好的教學方式是保證小學德育有效開展的基礎,但從具體情況上來看,很多教師仍然在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灌輸相關知識內容,不顧及學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受這種教學方式影響,實施情感滲透教學法也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陳舊的教學模式也無法使用新時期小學德育教學需要,嚴重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1.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通過情感滲透的方式取得德育教學的成功,教師應首先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感染能力非常重要,在很多情況下,教師起到了表率作用,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造成影響。所以,教師通過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對情感滲透有更深入的認識,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情感,才能用自身良好的品德去熏陶學生。這種方式,相較于一味地講述道理,更能獲得學生的認可。
2.重視情感滲透教學的作用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是情感滲透中的有效步驟,情感滲透不單單對德育有效,也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的有效溝通,讓教師更好地打破學生的心理防線。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犯錯不足為奇,但如何有效地改正學生錯誤行為相對較難,所以教師應更加重視情感滲透的作用,通過與學生交流溝通,與學生建立親密的關系,從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
3.制訂完善的課堂德育情感規劃
教師在小學德育教學中占據著重要位置,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和完善的教學規劃,能夠更好地提高小學德育教學成績。在教學規劃建立中,教師應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手段,并將情感滲透納入教學方式之中。如,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對不同個體制定不同教育規劃的方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特別是班級中一些家庭較為特殊的學生,在教學中,更應提高關注,用真實情感與學生溝通,并通過使用教學相關內容,為學生樹立健康觀念,促進學生思想和心理的完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感關懷,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德育的有效開展。
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也包含了很多德育相關內容,對提高小學生德育水平,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能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未來發展中走正確的道路,教師應重視對其他學科教學中德育內容的深入挖掘,從而提高德育教學質量。同時,在生活中挖掘德育內容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責任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所以,教師應注意在生活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學,并且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謝轉紅.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8(7):53-54.
[2]陳麗娜.德育是小學教育的主陣地[J].新課程學習(中),2013(12):17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