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魯鋒 編輯/韓英彤
尾款能否順利收取,取決于信用證關于尾款單據條款的設定。應該盡量避免軟條款,使得信用證條款可控、可操作。
國際結算常用的方式有匯款、托收、信用證等。款項是先收,還是后收,是否需要商業銀行的介入,都取決于進出口商之間的博弈結果。在采用信用證的結算方式下,有可能會涉及如何支取尾款的問題。而尾款能否順利收取,怎么才能更有保證,則取決于信用證關于尾款單據條款的設定。
在含有尾款條款的信用證中,常會出現軟條款。信用證中的軟條款(SOFT CLAUSE),在我國有時也稱為陷阱條款(PITFALL CLAUSE),是指開證申請人(進口商)在申請開立信用證時,故意設置隱蔽性的陷阱條款,以便在信用證運作中置受益人(出口商)于完全被動的境地;而開證申請人則可以將受益人置于陷阱,使得交單出現不符,進而解除信用證下的付款責任。
ISBP745在預先考慮事項(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S)中指出,信用證或其任何修改不應要求提交由申請人出具、簽署或副簽單據。因此,如果開立的信用證或修改含有此類規定,那么受益人應考慮其合理性,并確定自身滿足此規定的能力,或者尋求適當的修改。雖然ICC不建議在開立信用證的時候要求由申請人出具、簽署或副簽單據,但并不能禁止這種情況的出現。這是因為,在實際業務中,開證申請人(進口方)擔心進口的設備或貨物出現質量問題,因此會在信用證中要求有由申請人簽署的驗收證明。實務中此類單據并不少見。關于尾款,以此拒付的也有很多,比如申請人不肯出具驗收證明,或者是不及時出具驗收證明,導致信用證過效期等。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受益人(出口方)收不到尾款,或不能及時收到尾款。因此,如果在商業談判中,進口方堅決要求在信用證中加入尾款支取條款,那么設定怎樣的條款來確保順利地收回尾款,對受益人(出口方)就顯得尤為重要。
B部分:合同金額10%(USD10000)須提交以下單據及匯票,即期支付,需要在信用證效期內提交。
01.商業發票3份,指明支付合同金額的10%。
02.申請人蓋章簽字的驗收證明一份正本。
例一是最為常見的尾款條款,其中的第二種單據就是要求出具一份由申請人簽字蓋章的驗收證明。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軟條款。驗收證明能不能拿到,能不能在信用證效期內拿到,拿到的符不符合信用證的要求,都不是受益人能掌控的,而是完全取決于申請人。
B部分:合同金額10%(USD10000)須提交以下單據及匯票,即期支付,需要在信用證效期內提交。
01.商業發票3份,指明支付合同金額的10%.
02.申請人出具和簽字的驗收證明函一正一副,簽字要與開證行留存的樣本一致。
例二中第二種單據的要求更為過分。在實際業務中我們也不時能看到這類信用證條款。開證行并沒有將簽字樣本通過通知行寄給受益人,受益人又從哪兒得知從申請人那兒拿到的驗收證明函的簽字與開證行留存的樣本一致呢?如果開證行與申請人串通一氣,他們可以隨時更換簽字樣本,受益人永遠做不到正點交單,也就不能及時地收到信用證項下的尾款。
例一和例二中常見的交單不符點有:
(1)L/C EXPIRED.(過效期)
(2)ACCEPTANCE CERTIFICATE NOT PRESENTED.(驗收證明沒有提交)
(3)ACCEPTANCE CERTIFICATION LETTER'S SIGNATURE IS COMPLIED WITH THE ISSING BANK FILES.(驗收證明的簽字與開證行留存樣本不符)
這些不符點通常導致受益人不能及時收到尾款,或不得不做出降價等妥協措施,甚至收不到尾款。
PART B:DRAFTS FOR 10PCT OF TOTAL CONTRACT VALUE〔USD10000〕 WILL BE PAID AT SIGHT AGAINST PRESENTATION OF FOLLOWING DOCUMENTS,WHICH BE PRESENTED WITHIN THE VALIDITY OF THIS CREDIT.(B部分:合同金額10%〔USD10000〕須提交以下單據及匯票,需要在信用證效期內提交,即期支付。)
01.商業發票3份,指明支付合同金額的10%。
02.ACCEPTANCE CERTIFICATE IN 1 ORIGINAL STAMPED AND SIGNED BY THE APPLICANT.(申請人蓋章簽字的驗收證明一份正本。)OR(或者)BENEF ICIARY'SCERT IFICATE CERT IFYING THAT APPLICANT’SACCEPTANCE CERTIFICATE NOT RECEIVED BY BENEFICIARY WITHIN 180 DAYS AFTER BILL OF LADING DATE.(一份受益人證明,證明在提單日后180天內未收到申請人出具的驗收證明。)
例三為處理例一和例二中的軟條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如果在提單日后一段時間(提單日后180天)內申請人不肯出具合格的驗收證明給受益人,那么受益人可以憑一份自己出具的證明向開證行索匯。這樣就可以保證尾款的順利收回。此外,還可以跟申請人協商,將例一和例二中申請人出具的驗收證明改為銀行出具質量保函,也是一種解決方式。
從交易基礎層面來講,首先應重視選擇交易對手。建議對交易對手設立評級,對于級別低的進口商,慎重采取信用證項下尾款收取的方式。其次,貨物質量是重中之重。進口方要求在信用證中設置尾款條款,主要還是出于對貨物質量的擔心。盡管信用證下主要是看受益人的交單是否符合信用證的規定,但貨物質量沒有問題才是順利收匯的基礎。如果貨物質量沒有問題,即使是不符點交單,可能進口方也會愿意付款,收匯才有保障。
從信用證技術層面來講,首先可適當增長信用證的有效期,效期越長對信用證的受益人越有利。尾款的收取通常是在貨款收到后一段時間之后,如果效期過短則不利于尾款的收取,容易導致信用證過效期的不符點。信用證過效期之后,收款就失去了銀行信用的保證,完全取決于信用證申請人的付款意愿了。如果尾款部分交單時信用證已經過了效期,建議在交單之前,爭取通過申請人修改信用證,延長信用證的有效期。畢竟保證信用證項下單證相符的交單,使開證行必須履行付款責任,才是最好的保障。其次,減小尾款所占比例。進出口信用證中尾款所占比例比較常見的是10%,這取決于進出口雙方的談判。如果出口方也就是信用證的受益人在談判中不得不加入尾款條款,也要盡量減小尾款所占的比例。尾款部分所占比例越小,對出口方越有利。
從根本上說,還是要盡量避免軟條款。首先,在談判中盡量使信用證不含軟條款;盡量保證尾款條款能夠自己控制,可以操作。例三的處理方式可供借鑒。這樣主動權才能更好地掌握在出口方一邊。其次,認真審證。做到及早發現“軟條款”。在貿易過程中,收到信用證后要認真審證,看看條款是否與合同一致,能否做到。如果等到最后才發現條款做不到,則為時已晚,一旦申請人不肯改證,受益人就會完全陷于被動。最后,盡量要求對方客戶從一些大的、信譽較好的銀行開證。由于這些銀行一般很注意自身的聲譽,會很嚴肅地對待軟條款和拒付等問題,相對來說風險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