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偉
摘 要:中職物理教學中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可以有效的達到教學的互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提升學生的團隊學習能力,讓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得到優化,最終提升中職物理教學的成效。深化教改過程中涌現了概念繁多的理念,由于受困于頂層設計虛位化或實操模式缺陷化等現實問題,新教改理念應用成效不明顯。
關鍵詞:中職;物理教學;合作學習;應用
1導言
眾所周知,新課程標準下不僅對教學內容有著明確劃分,還對諸多教學方式予以明確,如合作學習。既是師生情感合作,更是師生技能合作,以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近些年來,我國對中職教育日益重視,中職學校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發展。但是因為學生整體素質相對偏低,基礎的知識儲備與學習能力不足,從而導致教學存在更大的困難。
2小組合作學習
2.1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
小組合作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學生展開合作,為了一個共同目的而在行動上相互幫助、相互配合,最終獲得結果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最早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隨后被廣泛用于各大中小學的實際教學之中,小組合作的產生主要是為了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通過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小組合作將班級分為若干的小組,每個小組3~6個人,按照學習成績、實踐能力、學生個性等差異分組。小組合作發揮了群體的積極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動力和動手能力,以便達到教學任務的目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了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信息的壞局面,激發了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
2.2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建立一個只有通過小組成員共同努力才能成功的良好氛圍,小組成員不僅要完成個人目標的實現,而且還要幫助同組成員進行學習,這才是小組合作的目的,小組成員通過互相合作,最后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小組合作學習將傳統的“個人競爭”變成“小組競爭”,讓教師與學生之間或學生彼此之間能夠“暢所欲言”。這樣既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對學習的主動性,還加強了學生間的人際關系,甚至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3中職物理教學中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應用價值
在中職物理教學中,需要積極的提升學生對課程本身的關注度與興趣度,從而才能發揮教學的成效。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避免傳統呆板籠統的滿堂灌與一言堂,要積極的通過互動合作探究學習來扭轉呆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中來,提升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中職學生無論是在學校生活學習,還是在今后的工作與社會生活中,具有較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是幫助其更好開展各項事務的重要條件。
4中職物理教學中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應用
4.1合理劃分小組
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中,第一步要做好小組劃分。小組劃分要保持合理平衡狀態,避免小組水平整體過差或者過好,要讓每個小組呈現出平衡狀態。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集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特長。讓各小組中能夠得到資源的合理配置,讓每組學生都有一定學習能力與效果。如果水平過低的學生集合在一起,探究學習的能力差,最終影響合作學習的成效。如果在水平一般的學生中加入水平相對好的學生,可以通過帶動引領作用來發揮整組的合作學習效果。小組劃分后需要鼓勵小組成員為每個成員設定角色定位。例如小組中有組長、記錄匯總整理人員、信息搜索人員、發言調解人員等,有效的分工合作,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同時可以讓每個小組成員參與到小組活動中,避免人員過于被冷落或者游離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之外。充分的將每個組員的注意力集中在合作學習的小組中,提升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價值。
4.2教學準備需充分化
小組合作學習,強調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并不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始終是合作學習的組織和引導者。特別是中職生,惰性心理嚴重、方法不足、思維能力相對偏低,這就要求老師把握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應有充分準備。如:學生的學習基礎達到了什么程度,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哪個環節不易解決;學生在項目研究實施中遇到難點問題后,應如何指導、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途徑是什么,提供什么方面的學習資料等;應備好突發事件應對計劃,包括課堂紀律管理、學習小組分工調整、學習協作指導、安全保障及應對方法等等。做好地充分準備,深入小組,掌握情況及時調控,保證小組學習合作有序有效地開展。
4.3豐富多元化教學課堂
其一,基礎知識教學。以實際為前提的理論知識教學,是對知識點的遷移、內化,使學生能夠對其予以全面掌握。對此,教師應授課前,借助對教學問題的創設,鼓勵學生對教學資料予以收集匯總,但由于任務多、時間緊,若采取個體搜集的形式,則難以起到相應的效果,即應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
其二,物理實驗。物理學是將實驗和觀察納入基礎的學科,優秀的物理教師能夠將演示教學、驗證性實驗轉為學生自主實驗和探索性實驗,使學生能夠在直觀感受和體驗的狀態下,完成相關教學任務,體會合作學習的魅力與意義。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的根本是依據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的個性化展開,不同的學生情況、不同的知識與不同的環境,采用的方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即便是合作學習方式也是如此,需要考慮到個性情況,關注了個性實際狀況才是教育者自身價值的體現。如果籠統一刀切,那必將被未來的智能電子教學所取代。作為人的教師,能夠靈活應對,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是教師存在的價值,要懂得合理與創新,發揮人工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玉鳳.淺析中職物理有效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52.
[2]楊頌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2):131-132.
[3]趙君良.基于中職校學生特點的物理教學實踐研究[J].職業技術,2017,16(0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