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合作探究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幫助學生樹立起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團隊意識,提升其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作為一名數學教育者,理應關注學生的發展,完善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系統,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它符合現代教學觀和學生觀,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前提,實行師生、生生的多邊活動,以小組建設為基礎,合作探究為保障,學生能力提升為目的,教師引導為輔助,提升教學質量。那么,具體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科學分組,助力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以一種群體方式開展的教學活動。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方式,轉變了傳統滿堂灌等教學模式,為新時代教學注入一針強心劑,它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更像是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學生發揮各自特長,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作為課堂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應巧妙借助小組合作學習,來發揮其集思廣益、揚長避短的學習優勢,以助力學生學習成長。經過多年的教學發現,筆者認為能夠將小組合作學習作用發揮到極致的前提是科學合理的分組,這樣才能夠助力學生有效地進行合作探究。所謂的科學合理的分組,就是講資源最大最優化,以實現優等資源共享。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發展特點、學習潛力、興趣愛好等等條件進行小組分配,以4~6人一組為佳,筆者采取4人為以小組,其中包括一名優等生、兩名中等生和一名次等生,優次穿插分布。此外,筆者挑選一名負責任的學生擔任小組組長,負責小組日常合作事宜、小組發言、成果匯報等工作,以確保小組合作能夠有效地進行;還需找一個小組成員擔任小組合作操作員,以負責小組合作日常的學習任務的分布及執行;挑選一名記錄員,專門負責記錄小組學習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小組成員間各司其職,分工明確,以此確保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高效進行。
除此之外,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之間難免會產生不一樣的意見或想法,為了保證小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下去,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意見不統一之時,應以“求同存異”為指導思想,和氣談自己的想法,并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切勿鉆牛角尖,一意孤行,走入思維盲區。每位小組成員為將合作能力發揮到最大最優,需真正發揮自身優點,激發自我的潛力,積極探究合作,理性思索,將小組合作學習有條不絮的進行下去,以達到解決數學難題的目的。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生活氣息引入課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常言道“知識來源于生活,有作用于生活”。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數學知識亦是如此。它遍布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無論是眼前的手機中,還是樓牌號,亦或是公路盡頭的限行警示牌,都提醒著我們數學無處不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生活氣息引入課堂教學,以引起學生的熟悉感,這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過程,為教師打造高效數學課堂提供可能。比如,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認識小數,筆者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課前準備精彩的Flash動畫(跟生活有關的小數圖片),并且在課前三分鐘進行播放,以吸引學生的眼球。
2.給每個小組布置任務,“說出生活中小數”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3.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協力完成任務,最后由組長統計結果。以下是各小組的探究結果。
小組1:昨天去超市買餅干,用電子稱一稱,上面顯示為“1.7kg”。
小組2:我們班級的平均身高是“1.35米”。
小組3:感覺身體不舒服,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指示為39.3℃……
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周圍的生活中入手,發現數學用途,以最優化學生的智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優勢互補,合作挑戰難題
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特色的發展中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差異,教師應當尊重這種差異,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跳出自己的短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引入,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揚長避短,將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放大,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環節,組織學生順利進行小組合作,激發學生潛力,令其施展自身才華,為小組合作出一份力。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實際操作的例題:如何公平分配實物?
首先,數學教師制作多種PPT課件,將15個橙子、16個蘋果以及20個桃子的趣味圖片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小組內討論,經過激烈的討論,得出三種分配方案。
香蕉的分配方案有兩個:15÷3=5、15÷5=3。
蘋果的分配方案只有一個:16÷4=4。
梨的分配方案有四種:20÷2=10、20÷4=5、20÷5=4、20÷10=2。
筆者發現,在解決分配問題的時候,有的學生記憶力超群,將乘法口訣牢記于心,很快也能得出方案;有的學生想象力豐富,竟然可以不通過計算就能提出方案……這樣,學生的優勢在小組中得到了完美發揮。創設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合作揚長避短的學習優勢,為學生的個性成長打下了基礎。
以上是筆者的粗鄙意見,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參考文獻
[1]侯麗華.淺析小組合作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4(07).
[2]彭玉蓮.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