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鳳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是由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衍生出的教學內容,是新課程教學的目標要求,也是學生學好用好語文的基礎條件。本文從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需求上出發,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落實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
新的教學改革對語文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進行了優化。原先,我們重點是在知識和技能這兩個方向上組織教學,現在,在保留原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還同時關注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思想與品質、理論與實踐等多個方面的素質建設。這些基于語文學科特征和屬性而衍生出來的素養建設內容,如今提煉成“語文核心素養”這個概念和目標。
語文的核心素養不僅是基于人才需求觀的教學目標,它同時也是學生學好、用好語文的基礎條件。擁有了語文核心素養,學生無論在學習效率還是學習質量上,都會發生明顯的積極變化。
所以,培養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不僅是新課程目標要求,也是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抓手。
一、注意情感參與
語文和數學、物理這些學科不同,它不以抽象為主,而是以感性為基本屬性——在語文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思想幾乎是無處不在的,每個作品都包含著作者對事物、現象基于自己情感的闡釋和理解。甚至是在議論文、說明文這樣偏于學術的文章中,也或多或少有作者的情感因素。比如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這篇說明文中,“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沉睡、蘇醒、衰”這些擬人的寫法,不能不謂有作者的情感因素。所以說,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離不開情感的參與。教師在教學中,時時處處應該引導學生把握作品和作者的情感脈絡。
比如在學習《恐龍無處不有》時,我這樣引導學生:“恐龍曾經是主宰我們這個星球,站在生物鏈最高層的霸主,但它們現在只剩下一些冷冰冰的化石了。我們看到它們,只是一些科幻電影上的虛擬和想象而已。現在,我們人類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但我們不應該從恐龍的發展歷程中建立一種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嗎?”這樣,就把一篇說明文與“人文理念”“生命認知”這些素養建立了關聯。不僅是使學生學得了知識,而且也通過情感驅動培養了他們的精神素養。
二、“超文本”延伸
教材所包含的內容是有限的,它只不過是為我們教學提供了一個目標、線索和參照。這些內容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比如《世說新語》中《詠雪》這一篇。雖然簡短,但包含了很多我們傳統文化和歷史文明等方面的內容。比如“內集、太傅”這些古代的詞匯,比如“左將軍王凝之”這個人物。這些內容的背后其實有更多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果我們不帶領學生跳出教材去學習,顯然是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也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
所以,我在組織這一課的教學時,就采用了“超文本”閱讀這種策略,帶領學生以鏈接的形式延伸到教材文本之外,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比如從“內集”這兩個字帶領學生研究我國古代家族會聚時的風俗習慣,引導他們學習這種充滿雅趣的家庭聚會方式,而反對庸俗;比如通過“太傅”這個官職,讓學生鏈接到古代官職的設置、職能和等級;比如通過“王凝之”這個人物,讓學生去了解王凝之是我國書圣王羲之的兒子,他們一家父子三人(還有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在我國文學、政治、書法界的獨特地位——讓學生知道“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王謝”這兩個大家族在當時的顯赫……這樣,以“超文本”閱讀延伸的形式,完成了對學生歷史人文、傳統文化等方面素養的培養。
三、強調自主生成
素養培養與知識教學是不同的,知識教學可以通過語言傳授的方式來實現,而素養是學生的一種內在因素,需要學生吸收消化而不是簡單記憶——這就如同是吃飯,飯吃進去并不一定轉化為了能量,也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而浪費掉的現象。所以,素養培養也是如此,我們不能只是把素養“喂”給學生,而是要幫助他們把這些素養消化吸收——這又如同是體育鍛煉幫助消化一樣,需要學生親力親為,才可以真正由知識轉化為素養。
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給學生更多參與、體驗、感知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以自主的形式來生成素養。比如在教《皇帝的新裝》時,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思維品質,讓他們認識到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只有用一雙“求真”的眼睛才能獲得真知。但如果只是對學生說,“你們可不要學那個皇帝和大臣呀,應該向那個小孩學習……”顯然,這種空洞的說教,對學生沒有太大影響力。所以,我就讓學生們分組進行劇情表演比賽。讓大家在表演的過程中進入角色,去體驗這種品質。這樣,就保證了這種素養被學生真正內化。
綜上所述,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課程教學的目標要求,也是學生學好用好語文的基礎條件,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在培養過程中,教師可以重點把握三個策略:一是注意引導學生情感,二是適當進行拓展延伸,三是強調自主生成。以此來保證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曉清.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
[2]徐儉翠.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