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鑫
摘 要: 立德樹人是高?!坝恕钡哪繕?,培養品學兼優,掌握扎實的知識體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高校教學的根本目標。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對于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高校在立德樹人的視域下,應該不斷推進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本文就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選擇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 立德樹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路徑選擇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盵1]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從高校教育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培養什么樣的人”做出了回答,即具備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綜合素養,除了要讓學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層面的具體闡述外,還需要熟知價值目標層面和社會層面,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友善”。高校教育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材。
一、立德樹人的時代意義
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及國際交流合作等多項職能,立德樹人是最根本的任務。全面理解和把握立德樹人的時代意義,是進一步推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前提和基礎[2]。高校的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具有明顯的時代意義,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需求,發揮著與時俱進的作用,為黨和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
1.立德樹人是我國優秀育人文化傳統的繼承和弘揚。
如果進一步把立德樹人細化來看,就是由“立德”與“樹人”兩個詞語共同構成的一個短語,二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我國自古以來注重教育,在古代經典著作中可以頻繁看到教育的影子,《論語》、《弟子規》、《三字經》更是成為家喻戶曉的讀物,在時間的長河中,立德樹人的活動從未停止,始終處于進行狀態?!傲⒌隆币髮W生具備良好的品德,“樹人”是“立德”的方式和手段,只有通過教育才可以把學生培養成為具備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2.立德樹人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思想的時代內涵。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馬克思強調人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為了社會進步、國家發展,高校教育應該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進步的優秀人才,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學生的發展創造各種教育機遇。高校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德育培養,確保他們的心理健康,通過定期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當前的思想狀況,通過專業的思想品德教育課程和各類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自覺把自己的理想與祖國發展的需要有機聯系在一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高校要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3.立德樹人是我們黨對教育發展的經驗總結。
德育是我黨堅持的思想教育理念,只有確保品行兼優,才能真正成為對黨和國家產生價值的優秀人才。在新民主主義時期,我黨堅持宣傳輿論活動,在各類報紙、雜志頻繁發表先進思想,以此喚醒沉睡的國人;在我黨創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德育始終都是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明確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4]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盵5]立德樹人貫穿于我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在探索與實踐中我國的教育質量不斷取得進步,逐漸縮小與教育發達國家的差距。
二、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選擇的策略
讓高校學生深入理解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并不能簡單地將其歸納于思想政治課,認為以授課的形式就可以完整講解核心價值觀的全部知識內容,這顯然是片面的。應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其他科目學習相鏈接,讓學生在不同科目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學習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知識內容;還需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時刻都可以感受到核心價值觀教育就在身邊。
1.在課堂教學中堅持立德樹人,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魅力。
知識的傳承核心在于教師的綜合素養,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魅力,高校教師應該深入學習知識內容,全面掌握知識內容,“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完全吃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并將其運用于生活實踐中,才可以提高“教育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宣講者,應該充分發揮專業性,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內涵、發展歷程、基本原則、踐行路徑、理論基礎等各方知識全面統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按部就班地實施,講授內容既要全面更要翔實,并具備可操作性;高校思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有所調整,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講“活”,讓靜態的理論知識充滿畫面感,增強趣味性,讓學生學有所獲、印象深刻。為了達到這一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多列舉案例,用事實支撐較抽象的理論知識體系,同時要注重積極的引導,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存留更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識體系。
2.在管理與服務中深入立德樹人,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管理與服務是學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立德樹人不僅要體現在教育教學之中,而且在日常管理與服務中要有所體現。高校管理與服務要圍繞兩個平臺分層次推廣,分別是線下的教育平臺和線上的教育平臺。線下的教育平臺包括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平臺、生活保障服務平臺等,從精神和物質上對學生展開服務,幫助學生構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給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助學貸款等各類活動,讓學生在校期間享受到應有的教育。線下平臺的管理與服務工作要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讓學生在享受到平臺所帶來的便捷性的同時,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
線上教育平臺主要依托學校的官網、官方微博或微信公眾號,給學生搭建師生之間的交流平臺。高校要安排專業的網絡技術人員加以維護,也要安排本校教師查看各類線上教育平臺存在的問題,一旦發現有錯誤的觀點與言論,就要給予積極的糾正。還要定期推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聞事件,弘揚社會正能量,達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
3.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堅持立德樹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學生置身于校園生活,可以說校園是學生最熟悉的活動場所,校園的文化建設會在潛移默化中與學生產生共鳴,讓學生在共鳴中受到教育,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力會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靶@文化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類,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與靈魂,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基礎和條件,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中介”[6]。
學校可以從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面營造立體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氛圍。從物質層面說,可以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設置獎勵資金或物品,當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創造一定的宣傳與影響價值時,學校就要給予實質性的獎勵;從制度層面說,學校要制定一套制約模式,該模式需要與學校各學院團委或學生會合作完成,由校團委或學生會對學校學生的錯誤言行進行批評和教育,以此確保學校的文化環境“風清氣正”;從精神層面說,由學校宣傳部牽頭,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活動,可以在廣播站、校園網、官網微博、微信等各類平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知識內容,在校園張貼相關海報,并分設多個學習資料分發點,學習資料全部免費,讓學習面向全體學生。此外,還可以由校黨委牽頭,在全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講活動,由各院系落實,推薦優秀人選參與活動,對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進行表彰。
4.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堅持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毛澤東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一文中指出:“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盵7]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閉門造車,只在學校范圍內部活動,而要走出學校,面向社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抽象的理論知識落到實處,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升認知,進一步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刻內涵的認識。具體來說,高校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如義務植樹、打掃衛生,去貧困地區給孩子上一周專業課,充當旅游志愿者、交通協管員,去福利院和養老院獻愛心,等等。此外,還可以把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掌握程度納入考核體系之中,鼓勵學生主動踐行知識內容,在實踐中獲取真知。
三、結語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育人之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養,高校要將二者結合為一體,有效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17-10-3.
[2]萬美容,孫祿.立德樹人視域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7,3(05):69-7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4]徐巧月,劉凈彤.以“全員愛心行動計劃”為載體全力推進大學生黨建工作——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特色黨建活動綜述[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2(01):72-76.
[5]王金鳳實施視閾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探析[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2(04):52-54.
[6]駱郁廷,郭莉.“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及有效機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5-49.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六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311.
論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GH18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