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彤
摘 要:小學教育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而在小學階段班主任是學生教育效果主要的影響因素,班主任與學生之間關系是否和諧對學生成長有重要的影響。如果小學班主任與學生關系不和諧就容易使學生對學習和教師產生抵觸、厭煩的心理,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非常的不利,因而需要采用科學的方式增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師生距離。本文對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當中存在的問題和構建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和諧關系;構建
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態度不積極。現階段有很多的小學班主任之所以擔任班主任的位置,并不是出自自己的意愿,而是由學校領導安排而擔任班主任一職。因而有很多班主任的工作態度是不積極的,小學班主任要負責全班的管理工作,各項事務都需要班主任進行協調和安排,工作內容較復雜,工作量較大。但小學班主任的薪資沒有比任課教師多出很多,工作量卻比任課教師多很多,并非自己意愿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對工作沒有熱情,因而實際工作時,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都不理想,更不用說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了,這對小學生全面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班主任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嚴重。還有很多小學班主任仍然以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來對待學生。傳統的小學當中,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首要標準,而且將文化學科作為教學重點,經常占用學生美術、音樂、體育課堂進行文化課教學。這種教育思想觀念的作用下產生了兩種結果,第一,教師對學習好的學生非常關心,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冷落,而且犯錯誤時還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學生會產生自卑心理,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提高不利,還會使學生對學習和教師產生抵觸心理。第二,學生副科被占用,學生心理會存有不滿,容易對學習產生厭煩,同時也會將這種不滿的心情轉移到教師身上,產生討厭教師的情緒。
(三)班主任班級管理方式缺乏個性化。現階段,新課程標準當中要求將學生作為學習、教育的主體,但是很多小學班主任還是將自己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領導中心,按照自己的思想進行班級的管理,沒有充分的考慮學生的想法。這樣學生被管束著,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更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班級管理當中應該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則進行,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班級管理,是將教師放在學生之上。而且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與學生處于平等的關系,但在實踐當中大部分小學班主任并沒有做到這一點。這樣一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缺乏獨立學習和自理能力。
(四)班主任對學生耐心、關心和公平性不足。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正處于多動的年紀,經常會犯一些小的錯誤,但是有部分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缺乏耐心,在學生犯錯誤時不是采用耐心指導,而是進行嚴厲批評,甚至是體罰學生,這對學生造成嚴重的打擊,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且部分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也不充足,教師從來沒有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對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不了解,學生與教師之間有很大的生疏感,無法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另外,還有部分小學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管理時缺乏公平性,對自己喜愛或成績好的學生較為關心,犯錯誤時懲罰與他人相比較輕,這樣學生就會產生不平衡的心理,對教師產生不滿。
二、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的構建
(一)采用公平、民主的態度對待班級學生。教師要打破傳統教育與和管理理念的束縛,采用公平、民主的態度對待班級學生。要以與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溝通,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這樣才能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放下心理隔閡,與教師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告訴教師。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要多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以親和的態度與學生交談。尊重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但是要注意自由適度,不可以讓學生過于散漫。
(二)優化班主任形象,做學生的好榜樣。“向師性”是每一個小學生都會有的一種狀態,因此一個良好的形象對于班主任來說至關重要,是和學生建立和諧關系的基礎。班主任應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品德、政治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成為學生的榜樣和目標。完美的形象主要可以從外在形象和內涵修養兩個方面來體現。
(三)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了解學生真實心理和狀況。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構建的重要途徑就是溝通,教師要創造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機會,這樣才能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生活狀態,掌握學生的基本信息才能找到適宜的方法幫助學生,讓學生真切的感受教師的關心,這樣學生在遇到困難或疑問時才會主動與班主任說,這是對班主任的信任和依賴。班主任只有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教育效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四)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和關愛。小學生年紀較小,自我意識還不成熟。當學生重復犯錯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和關愛,要循循善誘,幫助學生意識自己的錯誤,并積極改正錯誤,不可以使用激烈的批評語氣和言辭,這樣不僅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抵觸、逆反的心理。
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班主任與學生和諧相處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教育效果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的發展。而在小學教育當中班主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用公平、民主的態度對待所有的學生,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真實的內心,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朱廣琪.淺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科學:全文版:00220-00220.
[2]黃紅玉.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神州,2017(25):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