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育平
摘要:隨著“以生為本”教學理念逐漸地深入人心,廣大教師對高效課堂的構建給予了充分關注,并投入了許多精力與時間。為此,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圍繞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讀者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構建高效課堂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與追求。為此,本文結合新課標理念,就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進行了如下三方面的淺析。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由此可見,生活在教育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主動地把“生活化教學”這一理念滲透到教學實踐之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時,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具體的教學過程如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位置與方向。下面,請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你從生活中所發現的描述位置的詞語。”于是,有的學生說:“有一次,我帶著我家的小狗去遛彎,突然,我的后面跑來一只黑色的大狗。后面就是一個表示位置的詞。”有學生說:“我用右手寫字,提東西。所以,右就是表示方位的詞語。”還有的學生說……其次,教師對學生說:“表示方位的詞主要是前、后、左、右、上、下。下面,請大家利用這六個表示方位的詞語,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有的學生說:“在我的前面是活潑開朗的小李,在我的后面是我的好朋友小偉,在我的左邊是數學課代表小潔,而我的右邊則是擅長打籃球的小白。”還有學生說:“我的上邊是屋頂,而下邊是地面。”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說得都很正確。”由此可見: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既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生動性,還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積極性與能動性。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可以把所學內容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呈現出來,還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所以,大多數教師積極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教師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相關圖片,并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地觀看大屏幕中的圖片,并說一說右邊的三個圖形分別是從什么方向看到的。”于是,學生們積極主動地觀看圖片中的有關內容,有的學生說:“右邊的第一幅圖片是從上面看到的,我們稱為俯視圖。”還有的學生說:“第二幅是從左邊看到的,這是左視圖。”其次,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描述得也很正確。”再比如,教師在教學《圖形的運動》時,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一些具有平移、旋轉性質的圖片,并對學生說:“同學們,請你們仔細地觀察這些圖片,并把自己看到的內容說給自己的同桌。”有的學生說:“第一幅圖片展示的內容是一輛小汽車在寬廣的馬路上行駛。”還有的學生說:“一位活潑的小女孩正在蕩秋千。”然后,教師對學生說:“你們描述的很好,下面,這些圖片中就包含了我們所學習的平移、旋轉的知識。”再次,教師通過讓學生做練習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平移、旋轉圖形的特點。總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數學教學,充分提升了數學教學效率。
三、引入合作學習的模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合作學習模式猶如春日里的一陣陣細雨,滋潤了學生的心窩;又如一縷縷和煦的陽光,帶給學生溫暖。它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靈活性,還能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效發揮。為此,教師在小數數學教學中,應當使數學教學與合作學習有機融合,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插上飛翔的羽翼。
例如,教師在教學《方程的意義和等式的性質》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首先,教師根據全班人數、學生特點、教學內容等因素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各個小組取一個有特色的名字,有的小組取名為“飛燕組”;有的小組取名為“游魚組”;還有的小組取名為“龍騰組”。其次,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內部就方程的意義和等式的性質的內容進行相互交流。以第一組為例進行闡述。有的學生圍繞方程的含義進行發言:“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有的學生圍繞等式基本性質進行發言:“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不變。”還有的學生說……其他小組也圍繞等式與方程有關內容進行了積極的探究與熱情的討論。如此一來,學生的能動性在合作學習中得以發揮。
綜上所述,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通過采用生活化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等方式,進行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能創新數學教學模式,還能達到寓教于樂,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彥軍.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 (19).
[2]張永飛.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