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際間的經濟來往更加密切,國際貿易發展迅速。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國際物流的快速發展。隨著現代國際貿易中,跨境電商不斷崛起,跨境電商平臺的完善和發展讓國家物流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前國際物流行業間競爭激烈,物流企業要想占據競爭優勢,就必須要完善國際物流發展模式,構建供應鏈體系。本文就國際物流供應鏈的內涵進行分析,介紹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優勢,分析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究在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有效發展對策。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
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讓國際物流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國際物流企業間競爭的愈演愈烈,很多物流企業開始嘗試通過構建行業供應鏈的管理模式,實現整體競爭實力的增強,進而搶奪世界物流市場,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研究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和構建對于促進物流供應鏈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際物流供應鏈的內涵
供應鏈(supply chain)指的是圍繞核心企業,對于相關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流程進行有效控制,從原料采購到產品生產制造、再到運輸銷售的全過程,實現相關的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之間的有效連接,形成一張緊密聯系的網鏈結構。而供應鏈管理則是針對供應鏈中設計到的組織的集成以及對于相關流的協同,不斷滿足用戶需要,提升整體供應鏈的市場競爭力。國際物流供應鏈指的是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從事國際物流行業的物流企業之間達成合作的關系,實現國際資金流、國際信息流、國際物流等的有效控制,將國際供應商、國際分銷商、國際零售商有效連接起來,構建起一張比較完善的網鏈結構。打造國際物流供應鏈發展模式,有利于發揮相關物流企業的網絡優勢、物流優勢、資金優勢、科技優勢,打造國際物流中轉樞紐,降低國際物流運輸成本,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企業進一步做好國際物流板塊業務,對企業未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
二、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物流配送成本問題
在進行跨境國際物流的服務提供中,相關的物流企業需要承擔相應的跨境稅費、網絡安全防護技術成本和物流快遞成本等費用,要想提升國際物流服務的滿意度,需要盡可能將這些費用降低,否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感知和滿意度就會下降,這是目前國際物流管理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采取措施盡可能降低物流服務成本。在跨境貿易中,也會存在一些退換貨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了物流運輸成本。
2.物流的配送和交貨時間問題
跨境電商中物流可能需要漂洋過海,空間距離較遠,需要一定的物流配送時間,為了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商家多半會選擇集中發貨的形式進行發貨,但是集中發貨有利有弊,容易造成貨物的丟失新鄉發生。就目前跨境物流的時效來看,通往歐美國家的物流因為路線比較暢通,因此耗時較少,物流成本相對較低,而通往巴西、非洲等偏遠國家的物流耗時時間較長,物流成本較高。如果物流時間過長,消費者就會產生不耐煩的情緒,消費滿意度大大降低,可能會出現退貨退款情況,這樣造成的物流成本就更高了。
3.跨境物流的支付問題
在跨境物流中,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就是不同國家的貨幣差異問題,因為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物流服務的支付是通過網上交易開展的,如何實現不用貨幣之間的交易轉換是目前我國眾多電商平臺在發展跨境電商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目前,京東、阿里巴巴、蘇寧等電商平臺也在積極探索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的物流體系構建,探索這一背景下國際物流的有效發展應對策略。
4.信息不對稱問題
在進行跨境電子貿易的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國內國際的兩種物流運輸階段,因為國內和國外的物流運輸和管理技術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上語言的不同,會導致產品配送的信息和實際的運輸狀態無法實現有效匹配,這也會影響國際物流的發展。
三、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的有效對策
1.完善物流體系,提升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
國際物流成本偏高,除受制于地理條件、經濟結構、產業布局等因素外,還受行業管理體制機制銜接不暢,物流基礎設施布局不合理,企業運輸方式發展滯后等制約。實現物流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必須要建立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建立省級物流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完善行業管理機制,促進政府、企業、行業協會信息公開與共享,強化政府主體責任,落實各項扶持政策。解決我國現代物流中的突出問題,應該首先建立和完善現有的物流體系,從而提升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
例如,重慶市商委著力構建商貿物流三級網絡體系,該舉措為重慶市的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和運行體系,推動當地物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該地完善物流網絡體系主要從三方面進行:一是建設物流分撥中心。渝北空港快件分撥集散中心啟動建設;京東“亞洲一號”倉正在建設,一期占地483畝;蘇寧4.6萬㎡二期物流中心基本建成;14家大型快遞企業建設分撥中心約52萬㎡。二是建設配送中心。普洛斯城市配送中心、傳化公路港等重點商貿項目基本完成。公運集團、九州通、誠通物流改造建設配送中心10萬㎡;秀山縣依托武陵現代物流園區建成倉儲設施30萬㎡。三是建設末端公共取送點。按照服務半徑適當、消費便利的原則,建設末端快遞公共取送點,實現末端整合的共同配送,方便群眾消費。
現階段,國際物流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中,要不斷完善物流管理體系構建,重點是優化基礎設施網絡,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完善物流服務體系,建設一批綜合運輸樞紐,發展綜合服務型物流園區和專業類物流園區,培育龍頭骨干企業,引導發展企業聯盟。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打造高效率、低成本資源整合平臺,實現信息流、車流、貨流融合對接,加快推廣供應鏈管理新模式。
2.發展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在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中,必須要加入一些大型的物流企業,讓這些物流企業發揮帶頭作用,成為引導整個供應鏈物流企業發展的主導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提升整體物流供應鏈的服務水平和效率,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其他的物流企業的發展水平也能不斷獲得成功,提升國際貿易中的經濟效益。通過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管理模式發展,提升與其他國際物流供應鏈企業進行競爭的資本,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提升物流管理效益。
四、總結
現階段,跨境電子商務不斷發展,要求國際物流企業必須要進行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探索,通過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構建,為國際物流競爭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物流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沙蓓蓓.基于跨境電子商務角度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3):314.
[2]喻正義,任林偉.國際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在跨境電子商務視角下的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20):21.
[3]尹遜魯.基于供應鏈管理和梯度物流視角下的福建國際物流網絡優化整合研究[D].華僑大學,2013.
[4]肖紅,陳旭娜.VMI在中國的發展與應用--日本近鐵國際物流公司實施VMI案例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7(11):20-25.
[5]沈緒明.物流供應鏈與產業的協調發展--訪深圳市美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伍權先生[J].物流技術,2003(10):5-2.
作者簡介:彭倩(1988.04- ),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教師,助教,研究方向:企業管理、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