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蓮
摘 要:在跨文化交流逐漸深入的背景下,英語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但是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的價值關鍵在于應用,而從目前小學生英語學習實際效果來看,其應用能力的培養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從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出發,結合實際探究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影響教學實際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體表現:第一,素質教育體系中對英語學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雖然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學校將英語學科納入到素質教育中來,但是相較于語文、數學這兩門學科而言,英語在教學實踐中顯然處于次要位置,學生在校內得不到充足的語言訓練,家長只能求助于校外培訓班,而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影響了其學習的興趣;第二,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情緒,無法形成有效的課堂參與,英語與漢語在表達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而小學生由于思維發展的限制,對這種差異缺乏深入理解,使得語言表達不受準確、順暢,進而造成了信心不足,羞于開口等心理障礙,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第三,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課堂互動,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途徑主要是依靠教材以及教師的語言講解,缺乏自主參與知識探究的空間,使得整個課堂教學過程被動、僵化,影響了教學實踐效果;第四,教學內容缺乏豐富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多重目標要求,教師應利用教材、多媒體等途徑為學生提供豐富有趣的課程資源,構建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整合課堂資源的積極性,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局限在教材范圍內,缺乏相關文化知識的滲透,影響了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的培養。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1.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校、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給予英語學習足夠的重視,并結合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不斷探究、創新教學方法,扭轉應試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抑制,讓學生能夠在更加開放、自主的氛圍內參與英語學習。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多的基于直觀情景,因此,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引入到課堂中來,例如在口語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構建問路、購物等常見的生活情境,并給出表達關鍵詞,鼓勵學生參與對話,并在課堂互動、溝通中潛移默化地實現語言的應用訓練。
2.豐富教學內容,體現文化差異
課堂教學不應該僅限于教材內容,尤其是對于英語這門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語言學科而言,教師更應該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讓其不僅能夠接受聽、說、讀、寫等模塊知識,更能夠在語言應用中體會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傳統節日為主題,為學生設計自主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索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中西方文化中的傳統節日習俗進行資料搜集,并對其中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做出對比分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出發,對中西方語言中的一些表達習慣進行講解,讓學生在文化背景下理解語言表達的合理性。
3.堅持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
因材施教是我國傳統教學理念中的精髓,對于現代教育教學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整齊劃一”特點,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對學生個體的分析。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常常發現一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羞于表達的現象,而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很可能是因為其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不適應?;诖耍W英語教師應該從學生個體的差異出發,理解差異、尊重差異,并圍繞差異設計教學環節。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更多的選擇空間,并敢于主動參與英語表達,在學習中展現個性、發展個性。
4.加強家校溝通,優化學習環境
教育并不僅存在于學校、課堂之中,而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小學生而言,家庭教育是影響其個人成長的重要環節,一些家長習慣于將學習的任務全盤推給學校和教師,而忽視了自身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校、教師應積極加強家校溝通,及時向家長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溝通交流來設計科學的教學指導方法,從而在學校與家庭范圍內為學生構建一個統一化的英語語言環境;同時督促學生學習,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校合作中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總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價值主要體現在應用過程中,但是從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來看,應用意識薄弱,應用范圍狹窄等問題比較突出。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教師應該結合課程改革的背景,整合學校、家庭教育資源,突破當前教學困境,為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鳳俠.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90-103.
[2]劉素玲.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7(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