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下里
【摘 要】峨眉武術文化是巴渝地區傳統文化的代表,其開發有利于促進峨眉武術的發展及傳統文化的保護。由于體育全球化的影響,峨眉武術文化的開發出現了諸多問題,本文從峨眉武術文化開發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當代峨眉武術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的策略。
【關鍵詞】峨眉武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
中圖分類號: G85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1-009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040
【Abstract】Emei Wushu cultur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Bayu area,and its develop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mei Wushu and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globalization,the development of Emei Wushu culture has appeared many problems.This paper,starting wi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mei Wushu culture,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mei Wushu culture,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Emei Wushu cultur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evelopment
0 前言
在先秦時代就有了的峨眉武術ⅰ,經過兩千多年的變遷,最終形成了包括黃林派、青城派、盤破門、杜門等一千六百多個客家武術門派。ⅱ作為傳統文化代表的峨眉武術,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它的“生存”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參與者越來越少,峨眉武術文化傳承也在這一過程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這一現象引起了政府的關注,2008年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把四川省眉山市的峨眉武術列入其中了。在當下,開發與利用是一條有效的保護途徑,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峨眉武術文化進行合理地開發迫在眉睫。
1 峨眉武術文化開發的重要性
峨眉武術文化的普及有利于人們了解峨眉武術,從而參與到峨眉武術的實踐活動當中。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西方流行的體育文化不斷影響著我們的文化生活。峨眉武術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所以峨眉武術也蘊含了傳統的思想觀念和風俗習慣。在峨嵋武術文化的傳承過程中,能熏陶人們的傳統思想,激發民族的認同感,增進民族的凝聚力。通過峨眉武術文化中“德”的傳承可以培養尊師重道、見義勇為的思想品德。因此,峨眉武術文化的學習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也可以磨礪意志品質,塑造完整的人格。
2 峨眉武術文化開發存在的諸多問題
2.1 峨眉武術文化社會關注度低
峨眉武術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曾經鼎盛一時,與少林、武當齊名。但現在習武者比起少林、武當來說相差甚遠。胡敏、賀劭清的文章就指出:“每年前往峨眉學習峨眉武術的學員不足700人,而每年聚集在少林、武當的學員不下萬人。”ⅲ群眾通過峨眉武術來強身健體的人數少,就會導致對峨眉武術文化的關注度下降。特別是現今河南嵩山的少林派和湖北武當山的武當派在推廣上遠超峨眉武術,更使得眉武術漸漸被世人遺忘。
2.2 峨眉武術文化開發政策的乏力
傳統文化的開發需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引導,在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就指出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需要加強政府的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加強宏觀指導,提高組織化程度。峨眉武術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張小林的研究充分表明對比國內少林與武當武術來說,峨眉武術的發展缺乏管理部門的扶持。ⅳ
2.3 峨眉武術文化傳承困難
峨眉武術的傳承多半采取的是師徒傳承方式,缺乏培養傳承者的有效機制。華西都市報記者丁偉在2016年采訪峨眉武術岳門掌門人王旭時就提到峨眉武術在傳承和推廣上,不如少林、武當,特別強調在接班人方面缺乏培養。ⅴ當前峨眉武術出參與者以老年人居多,缺乏新生力量。在中小學的教育中也缺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峨眉武術運動。中小學生更喜歡參與當代流行體育活動,對峨眉武術覺得無所謂,而這個年齡階段本應該是打好峨眉武術基礎的關鍵時期。
2.4 峨眉武術產業開發經濟效益不明顯
峨眉武術產業開發過程中,峨眉武術相關培訓班比起其它流行項目(比如足球、籃球、跆拳道等)的數量少得多,總體經濟效益也不明顯。據調查20世紀80年代后期,峨眉山下也曾辦起各種武館,但由于資金短缺,硬件差、規模小,真正能夠做大做強的屈指可數。峨眉武術的表演市場也開展較差,大多數為公益性表演,很難通過表演活動獲得足夠經濟利益,形成專業的表演隊伍。峨眉武術文化也同旅游相結合。曾經開展過的“國際峨眉武術節”,就把旅游作為其內容之一,但持續性不是很好。
2.5 峨眉武術理論研究不足
在中國期刊網上主題選“峨眉武術”進行檢索顯示結果有188條,主題選“少林武術”進行檢索顯示結果有1019條(主題選“武當武術”進行檢索顯示結果有240條)ⅵ,由此可見峨眉武術的相關研究與少林武術相比少得多。峨眉武術長期流行于民間,其理論至今有諸多爭論,對其資料進行挖掘整理工作滯后,導致一些謬論流傳。在加上普通群眾不能區分小說中的峨眉武術與現實中的峨眉武術差異,導致世人誤解傳統的峨眉武術文化。
3 峨眉武術文化的開發的策略
3.1 加強宣傳
由于群眾對峨眉武術的認知程度較低,所以加強對峨眉武術文化的宣傳是峨嵋武術文化開發的當務之急。可以開展與峨眉武術相關的旅游活動,讓群眾在旅游過程中感受到峨眉武術的樂趣,對其產生認同感。還可以拍攝以峨眉武術為相關背景的電影、電視劇等,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峨眉武術,喜愛峨眉武術。有條件的地方還可開辟峨眉武術的宣傳場所,周圍有峨眉武術相關文化的簡紹,定期有峨眉武術相關的活動,營造出峨眉武術的參與環境。
3.2 出臺相關文件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峨眉武術文化的引導,把傳承與發揚峨眉武術工作擺上重要日程。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要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必要時要加強財政投入確保峨眉武術得以發展。完善相關獎勵、補貼政策,引導社會有識之士參與到峨眉武術的保護之中。各級政府部門還要發揮協調作用,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推進峨眉武術的發展。其他各有關機構要分工合作,制定具體實施的方案,完成開發峨眉武術的工作。政府部門最后進行監督和檢測,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3.3 廣泛開展群眾性峨眉武術活動
峨眉武術文化的開發要以群眾為中心,可以建立峨眉武術健身、休閑的興趣小組,調動大家參與峨眉武術活動的積極性。峨眉武術的傳承需要有熟悉峨眉武術的拳師,政府應該對峨眉武術拳師進行認定,并且給予一定的津貼支持。通過拳師的傳授,可以培養一批峨眉武術的接班人。有了傳承人,可以增加峨眉武術館的建設,讓群眾有參與峨眉武術活動的地點。峨眉武術要持續發展,需要在學校開展,不僅要傳授峨眉武術技能,而且還要向學生傳授武術文化,尤其是武德等理念。在學生時代接觸峨眉武術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利于成年后積極參與到峨眉武術活動之中。
3.4 進行合理的商業開發
峨眉武術的開發需要有大量的資金,光依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夠的,所以必須對其進行商業開發。2011年頒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就提到,巨大的保護投入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使得非遺保護難以為繼,需要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場潛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ⅶ峨眉武術的發展也需要進行商業開發。峨眉武術有其自身的特色,可以在特定的地點開展表演活動,帶動大家參與到峨眉武術運動當中。峨眉武術的開發需要與其它產業配合,“峨眉武術搭臺,經貿活動唱戲”促進經濟的整體發展。當然,在開發過程中要避免“庸俗化”,不能以經濟利益為最終目標,而應該以促進峨眉武術文化的發展為最終目標。
3.5 加強理論研究
加強理論研究是峨嵋武術發展的基礎,雖然在過去曾經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過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研究人員較少,經費投入不足,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峨眉武術的發展。因此,應該進一步加強相關課題的扶持和經費投入。研究中應總結過去成功的經驗,分析發展峨眉武術過程中出現的危機,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在研究過程中首先應該重點扶持普查類項目,把峨嵋武術的基本情況調查清楚是今后研究的起點。在研究過程中還要重視“田野調查”,研究者要深入第一線去了解情況,收集資料,才能對峨嵋武術的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
【參考文獻】
ⅰ王俊.中國古代武術[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5:59.
ⅱ代凌江.峨眉武術分類問題的現狀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2):79-82.
ⅲ胡敏,賀劭清.峨眉武術每年新增習武者不足700人落后少林武當[D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8-10/5147526.shtml,2013-08-10/2018-06-02.
ⅳ張小林.西部地區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基于區域典型案例的實證調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70.
ⅴ丁偉.峨眉武術百歲宗師收徒 每天早上6點起床練功[DB/OL].http://news.huaxi100.com/show-135-824412-1.html,2016-10-23/2018-6-23.
ⅵ中國期刊網[DB/OL].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2018-6-28.
ⅶ令狐青.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效益[N].人民日報,2013-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