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紫陽 盧明德
【摘 要】貴州水族的水書文字是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它不僅是一種文字符號也是一種藝術符號。無論是從文字造型還是符號含義來看,水書都具有不錯的審美價值,這對于把水書文字運用于當今設計中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水書文字;審美價值;視覺傳達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7-0153-01
水書文字也稱水書,是水族的一種奇特古樸的象形文字,也是水族獨有的珍貴文化遺產。作為一種還在使用的“活著的象形文字”,水書不光有厚重的文字歷史價值,也兼具了相當的審美價值,如果將其運用到設計領域,必然能拓展藝術空間和文字運用范疇,對于文字傳播、藝術探索都具有一定意義。
一、水書的產生和發展
水書文字的起源至今仍沒有詳細定論,各種起源學說中比較受肯定的一種說法認為水族乃中原河南一帶殷人后裔,融入百越民族后遷至西南地區,因此水書的產生也可追溯至殷商時期,水書文字中除了自造字外還存在著一些由甲骨文漢字反寫、倒寫而得到的文字,這也印證了水族、水書與中原的淵源。
水書的傳承發展狀況一直不容樂觀。水書文字多用于占卜擇吉,有大量宗教、巫術的符號,這決定了其無法大面積傳播使用。此外,光是能識讀水書文字也無法理解其含義,而是需要配合水書先生口傳心授的一套內容方法才能運用,這也使得水書具有一定封閉性。如今水書的搶救問題已被政府和社會各界所重視,學者不僅在大量收集、保護水書文本,也開始向校園和大眾推廣這一文字,這對于這一寶貴文化遺產的宣傳保護都有重要意義。
二、水書文字的審美價值
(一)圖案美。作為一種象形文字,水書兼具圖形和文字的特點。象形是人類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水族先民對所見所感的事物進行描摹提煉,記載下自然之物、生產生活之事,并對其進行抽象化的加工,達到快速辨別、識記的作用。水書文字形象精煉、個性鮮明,具有相當的圖案形象美。
此外,水書文字也有強烈的形式美。文字是線條的藝術,水書文字線條生動、古樸,筆畫的穿插組接、線條的營造疊合都十分具有美感,形式美法則中的很多內容在水書上都有體現。例如描述自然現象的(星星)、表示動植物的(豹子)、(林)、表示工具的(門)、(傘),就運用了對稱美;再如形式美法則中的重復也在很多字上也有體現,如(雨)是將點和線的組件進行不對稱的重復,呈現出點線結合、動靜有致的觀感;而(草鞋)和(碗)又是對單體進行多個重復;此外像(花)、(河流)、(跳躍)、(用力撐)等,字形和諧勻稱,有的還在一個字中利用了大小對比的手法,節奏的變化、對整體和諧的把控都在字中有所表現,這些文字無一不是簡潔大氣又刻畫生動,表述了字體含義的同時也有很好的圖案形式美感。
(二)距離美。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這句話也適用于藝術設計領域。水書文字是水族獨有的文化,受限與文字特性、使用方式、地域因素等原因,水書的傳播度一直很低,而這種陌生、原始的事物與當今社會間的距離反而產生了別樣的美。初識水書的人定會感受到文字帶來的陌生感、神秘感、趣味性,正是由于對文字的不熟悉,我們在初見文字時會單純地欣賞它的造型美感,生動彎曲的線條、隨性自然的描摹、古樸稚拙的字形便首先帶給人美的享受,這便是距離帶來的美。
(三)理解美。象形文字是見圓畫圓見方畫方、將圖形文字化的過程,所以文字也保留了最初事物的圖形特征,可以說是一種看字形就猜測出字義的“望文生義”的文字,這使得人們對水書中的象形文字可以進行快速識別、無障礙理解。水書符號可以對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人傳播同樣的信息,比如今使用的文字更具象、直觀,傳播速度、廣度都能得到提升,有一種共通理解的美。
(四)歷史美。人類歷史上產生的各種文字的最初形態幾乎都是象形文字,例如中國的甲骨文、古埃及文字、古巴比倫楔形文字等,然而多數象形文字后來都被拼音系統所代替成為了表音文字。水書作為“活著的象形文字”,它記載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歷史、宗教、民俗、語言等水族文化知識,是獨特古老的人類瑰寶。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核心,水書反映著水族先民對自然萬物的認知、生產生活的形式,從今天的一個個字符中我們能依稀窺探數千年前水家人的思想文化,這令水書文字散發著濃厚的歷史美。
三、水書文字介入視覺設計的探討
水書不僅是文字符號,也是藝術符號,其獨特的造型和厚重的文化內涵決定了它是一種很好的視覺設計素材。例如在導視系統設計中可以充分利用水書的象形性、共通理解性來表現,在標志設計、字體設計中可以參考水書的形式美感、造字機制,在包裝設計、文化產品設計中也有水書發揮的空間。
現今國家強調文化自信,視覺傳達設計迎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將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設計中加以體現不僅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特征并且能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把我國特有的古文字、象形文字、少數民族文字等推廣運用到藝術設計領域必然是一種趨勢,所以將水書文字運用到視覺設計領域,賦予水書二次生命,讓更多人認識、接受、熟知、喜愛這一燦爛的文字和文化,既是在推廣保護水書,也能在傳承水書的同時挖掘藝術價值商業價值,是一條可行且有意義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朱光潛.朱光潛談美[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
[2]鄧應章.西南少數民族原始文字的產生與發展[M].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