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娜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在社會發展中要注重以經濟發展為主體,秉持重城市輕農村的發展戰略,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相比于城市在經濟發展速度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成為約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村金融作為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存在發展不足的問題。本文先闡述我國農村金融理財業務發展問題,接著提出我國農村金融理財業務發展對策,以便更好地發揮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金融;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農村金融的發展目標是通過跨期交換方式以便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農村金融的提出是為了更快地追趕城市經濟發展的進度,農村金融是基于農村地區開展的相關金融活動,主要包括農村各項資金活動。農村金融發展和當地的經濟狀況有很大的相關性。大部分的農村居民會將自己的存款放在家中或者借給給身邊的親戚朋友,從而導致金融平臺缺乏農民的閑散資金。農村經濟要想獲得快速的發展,需要依賴于種植技術的升級或者轉型,這就需要農村金融體系提供一定的支持。農村金融在農村地區落根生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村閑散資金的利用率,對農村地區的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農村金融發展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農村金融理財業務發展問題
(一)農業信貸不足
農民受到傳統文化和習慣的影響對金融服務機構缺乏相應的信任,大部分農民的收入比較低,不能夠承擔金融體系按時還款產生的利息負擔。為此也不愿意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農村金融在發展中對于縣鄉村等單位的支行缺乏的監督和監管力度,一些農村金融機構往往將貸款給商業企業或者發放高利貸,這樣也就大大減少了可供農業貸款的資金數目。農村發展大部分的項目是政府參與,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企業參與到公共設施的建設,企業借貸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本身是不良貸款行為,這樣就給金融機構和政府帶來一定的信用風險。
(二)農村基層金融機構匱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也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不斷推動金融體系覆蓋農村地區。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地區分布比較廣泛,要相金融機構覆蓋整個農村地區的困難比較大。由于受到農村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很多比較偏遠的農村僅提供一些商業銀行,例如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這些銀行主要是面向商業企業進行貸款,能夠提供給農業貸款的資金相對有限,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一些更為偏遠的農村地區,甚至只有農村信用社或者沒有任何的金融體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金融體系有待健全
農村金融體系能夠提供的貸款一般都低于存卡,但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僅僅依靠農村金融機構還是不夠。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不僅僅涉及資金貸款,還涉及財務抵押等方面的問題,最終導致農村信貸不是僅僅依靠金融機構就能夠實現。信貸業務開展的復雜性以及農村經濟增長的需求之間存在的矛盾導致很多非正規機構的產生,這些非正規金融機構能夠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但是由于其發展存在的時間比較短,相關的規章制度還不夠成熟,并不能真正發揮起作用。農村金融體制發展相對比較落后,在發展中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金融機構本身比較匱乏,有可以參考的規章制度相對貧乏。
(四)政府干預過多
經濟發展中政府干預比較多,容易出現金融抑制現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備,很多農村地區的金融結構往往是一些大型商業銀行或者僅僅具備農村信用社,一些大型銀行往往是國有企業由政府直接控制,農村信用社由國務院和銀監會兩部門領導,農村金融機構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由于政府的干預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過多干預的結果是農村機構失去自主權,很多政策的落實都是在政府的推動下,不能結合農村地區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農村金融機構也在政府的干預下失去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機,很多從業人員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工作中,不能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機構的價值和作用。
二、我國農村金融理財業務發展對策
(一)解決信貸方面的問題
首先注重對農村金融理念知識的相關宣傳,,讓廣大農村居民意識到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大多數農村居民文化程度比較低,對金融機構的認識也比較少。為此,讓居民更多學習、理解相關的金融知識,并納入自身體系中。使得農村居民在認識到金融理財重要性的同時,還能夠更好的發揮金融機構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引導廣大農民充分利用金融機構,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嚴格農村金融發展中的監管機制,完善相關體系。通過借鑒國外先進的監管體制,并結合我國自身發展實際,不斷完善監管機制。還要注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工作能力的提升,盡可能地避免不良借貸行為的出現。采用激勵性的監管方式,以外,還可以通過物質補貼的方式避免道德風險的發生,以此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的持續快速發展。注重政策性資金的投入,由于我國農村經濟長期發展比較落后,最終導致了廣大農民的收入比較低,農民本身沒有過多的資金收入,金融機構也不能很好地發揮其作用,為此,這就需要在政府發展中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于農村經濟的發展。還要能夠引入非營利性的金融機構為農村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二)注重溝通與合作
當前農村金融機構發展中,縣級別的金融機構發展已經具備雛形,但是鄉村級別的農村金融機構相對比較匱乏。一些偏遠農村來說,政府要能夠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建設特色產業招商引資,吸引更多的企業在農村地區進行投資?;趪獗容^成熟的金融成功經驗,加強不同類型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通過信息的共享溝通更好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通過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合作,學習相互之間的經驗,以此為自身發展提供堅實基礎。金融機構在發展中也要發揮自身積極主動作用,通過吸取相關經驗的基礎上,發揮其自身價值。
(三)多元化體系的建設
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注重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金融體系的多元化發展,除了應用正規的金融機構之外,還要注重非正規金融機構的作用。要以正規金融機構為主體。非正規金融機構為輔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體系。能夠借鑒非正規金融機構的相關經驗,更好地推動正規金融機構的發展。要不斷拓寬鄉村級別金融機構的覆蓋范圍,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明確定位發展
金融市場要想獲得持續健康的發展,必須由政府進行干預。農村金融體系發展中政府發揮的角色比較重要,在這種環境氛圍下,要注重提倡新理念,建設更加完備的信用考核體系以及信用等級,為農村經濟的發展選擇適宜的金融機構。要能夠基于居民的信貸信用等級提供一定的獎勵,通過金融機構的完善和農民的信用意識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完善。針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現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政府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農村金融的良好秩序,有利于金融機構更好地發揮作用。政府部門在發展中要能夠認識到農村信貸不足以及金融機構匱乏的問題,以此針對具體問題完善相應的措施。農村金融機構在發展中只有定位自身發展區域的經濟狀況,并根據實際發展情況開展相應的業務,基于農民和農村需求提供相應的支持,以此最大程度上發揮金融機構自身的價值,進一步改善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廣大農民群眾謀幸福,為推進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貢獻。
結語
當前農村金融在發展中對于縣鄉村等單位的支行缺乏的監督和監管力度,一些農村金融機構往往將貸款給商業企業或者發放高利貸,這樣也就大大減少了可供農業貸款的資金數目。我國是農村大國,農村地區分布比較廣泛,金融機構覆蓋整個農村地區的困難比較大。農村金融機構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由于政府的干預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此,首先注重普及農村金融理念,讓廣大農村居民意識到農村金融機構的作用。注重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合作,通過信息的共享溝通更好地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金融體系的多元化發展,除了應用正規的金融機構之外,還要注重非正規金融機構的作用。要能夠基于居民的信貸信用等級提供一定的獎勵,通過金融機構的完善和農民的信用意識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完善。還要不斷注重農村金融機構的不斷發展,以此提升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鷹飛.我國農村金融理財業務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1):72-76.
[2]馮興元.“三農”互聯網金融創新、風險與監管[J].社會科學戰線,2018(01):58-65.
[3]張正平,江千舟.互聯網金融發展、市場競爭與農村金融機構績效[J].農業經濟問題,2018(02):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