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會云
摘 要:所謂高效課堂,是指以較少的投入,收獲較好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構建高效課堂,教師應該著力從課堂上下功夫,從根本上改變原來那種費時費力卻不出效率的狀態。從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高效課堂;預習階段;交流展示;教師點評;扎實訓練
新課改實施以來,對高效課堂的追求呼聲居高不下,這主要是因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過分干預,學生壓抑個性,導致原來的語文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自然收效不高。而課改之后,我們扭轉了原來那種教師為主體、學生唯命是從的不良局面,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以深刻體現,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他們能夠主動投入學習活動中,對于不懂的知識自己去合作探究,大膽實踐,整個課堂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也充分體現出了課改之后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所謂高效課堂,無非是和傳統模式中的低效相對而言。它是指能夠以盡量少的時間、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卻收獲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簡單來說,課堂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教師所追求的目標,這種課堂也應該是學生所喜愛的課堂,所以教師應該著力扭轉原來的不良作風,采取務實高效的教學辦法,從根本上改變高投入、低收獲的課堂,改變那種費時費力不討好的狀況。
具體來說,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在課堂上引導學生:
一、從課前預習入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改提倡的高效課堂,教育我們應該把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課前可以針對所學文章進行有效預習,結束之后進行及時鞏固,這些都是學好語文的辦法。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自學,教給他們必要的自學辦法,同時在剛開始教授的階段,教師要做到由扶到放,即最初時,由教師帶著學生學習預習的辦法,然后教師跟隨指導,直到學生能夠獨立預習為止,讓他們熟練掌握所教辦法,從而有效提升我們的預習效果,也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具體來說,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是這樣做的:首先,教師在布置學生預習一篇課文時,引導他們疏通文本中的生字詞語,掃除閱讀過程中的“攔路虎”。接著,借助工具書查閱所圈畫出來的不懂的詞語,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經驗,或請教周圍的同學、教師,或者上網進行查找,當理解了文本中的生字新詞之后,這時學生對課文文本也有了基本的了解,這時,再次進入文本展開深入閱讀,以勾勾畫畫的方式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見解。然后在頭腦中簡單進行歸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并且找出自己沒讀懂的內容進行勾畫做標記,在接下來的學習階段進行請教或者分析,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二、交流展示階段,告訴學生分享所得
交流展示階段是針對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小組之間進行切磋交流,先在小組成員之間把自己讀書過程中的收獲及時向小組成員匯報,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記錄反饋,接著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范圍內進行匯報交流。我們展示交流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是自己獨特的見解,也可以是自己思考不出來的問題,或者是小組成員思維碰撞之后閃現的新火花,這些都是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廣泛交流的,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組成員之間的匯報情況,針對教材中文本的不同類型進行分別指導。當學生能夠在小組匯報階段積極主動地去分享,一定會獲得自己更深層次的獨特的閱讀體驗。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課文《二泉映月》時,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分享,從而達到幾種思想碰撞出新的結論來。有的學生提問非常有思想:為什么阿炳最初跟隨師父來到二泉的時候,什么也沒有聽見呢?那么成年后為什么可以聽到那么多豐富的聲音?這都是因為什么呢?教師及時對學生提出的新問題、新論點進行鼓勵,號召他們讀書就要自己深入地讀、高效地讀,從而收到預設的學習效果。
三、教師點評階段,力求收獲得以升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爭取把書讀透、讀薄、讀得爛熟于心,非常熟練。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深情朗讀,從而進行點撥和感悟,即用心去感悟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使用的藝術語言,感悟字里行間流淌的濃濃情意。此時,教師可以通過營造應景的氣氛,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讓他們入情入境,讀出應有的感情來,使他們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情感,然后和作者達到深層次的共鳴,感悟作者的語言魅力,體會遣詞用句的精妙之處。同時,對于一些精彩的部分,我們積極號召學生把它們背誦下來儲存在大腦中,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和財富。
例如,在教學《二泉映月》時,學生在合作交流階段,通過提問、研究、共同探討,明白了阿炳雖然雙目失明,但是依然沒有泯滅對新生活的向往,同時由于他所處年代的特殊性,導致他沒法像我們現在一樣生活幸福,他遭受著社會的壓迫、階層的歧視,但即使受到生活的重重打擊,他也沒有向生活屈服,而是在內心深處發出倔強的吶喊,勇敢地用自己的手指和樂器發聲,闡述對生活的別樣理解,所以才能夠譜寫出如此震驚世界的作品。學生通過課堂交流展示,教師的點撥和指導,便能夠感悟到字里行間的情感,讀起來抑揚頓挫,令人動容。因為文章特別精彩,所以全班學生自發地把它背誦下來了。
四、鞏固訓練階段,檢查知識有效落實
所謂的鞏固階段,即能夠通過切實有用的形式對學生所學內容進行檢測,例如出檢測題、提問、組織小實踐活動等,對學生當堂掌握知識進行鞏固,并且結合本班實際,進行拓展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及舉一反三的能力。
總之,只要教師能夠明確課堂的幾個步驟,進行有效指導,不越權,不代辦,相信學生的能力,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就一定能夠打造新課改所倡導的高效課堂,從而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宏斌.打造高效課堂時教師的角色定位[J].中學生學習,2012(3).
[2]劉海剛.高效課堂所倡導的理念分析[J].課外語文,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