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榮
【摘要】在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的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早已不適合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抽象的物理知識灌輸下,學生難以對其有深刻的理解,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削弱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對此,不少一線教師立足物理教學實際,探究出了諸多的新的教學方式,其中情境教學的使用實現了物理有效教學。在本文中,我主要就幾種不同的物理情境形式來談一談如何開展初中物理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 情境創設 問題情境 探究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168-02
所謂的情境教學主要是指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立足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借助多樣化的手段創設多元的教學情境,借助生動直觀的情境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其在情境的驅使下能產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并在新知探究過程中實現認知沖突,進而在自主學習下,通過同化或順應等來達到認知結構的平衡,從而使其掌握有價值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借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對情境教學進行分析,我發現,創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在組織初中物理教學的時候,一般會創設以下幾種情境:
1.創設問題情境
縱觀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其中指出學習者的思維是以問題為開端的。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學生其實就處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之中。但是,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掌握著問題的主動權,學生在教師的主宰下,只能被動地解決問題,無法自主地解決問題,其問題意識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而特定的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在認知沖突的作用下,新舊知識之間產生了一種“矛盾”,在這種“矛盾”的驅使下學生自然會產生消除“矛盾”的欲望,進而自主地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我一般會立足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物理學習實際情況,創設多樣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以“物體的沉浮”為例,為了使學生對物體的沉浮條件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我借助實驗的方式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將課前準好的實驗器材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向玻璃缸中注入三分之二的水,將橘子和西紅柿放到水里。在此需要注意一點,橘子的體積大于西紅柿的體積。接著我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并設置了不同的問題情境:(1)觀察實驗,看看橘子和西紅柿的沉浮情況如何?(2)為什么在將橘子和西紅柿放入水中之后,二者所呈現的狀態是不一樣的?在直觀的實驗觀察下,學生自然會發揮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探究出問題的答案。在此基礎之上,我將一個與橘子體積差不多的土豆放到水中,引導學生繼續觀察實驗,并思考:為什么土豆的體積和橘子的體積一樣,它卻沉入到了水底呢?學生在小組討論下,覺得物體的沉浮可能與重力有關,但是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是學生無法解決的。學生在問題的驅使下,自然會想借助新知來尋找答案,這就為新知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創設探究情境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的探究式學習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一旦遇到新問題,會自主地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生活經驗探索有效的解決方式,這一問題解決過程中其實就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過程。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想創設出有價值的探究情境,需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在生活問題的引導下能產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以“重力”這一內容教學為例,由于該內容是以力及彈力為基礎的,且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初,我借助故事情境的方式,將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形象地講述給學生。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會對其中所包含的問題:蘋果為什么會向下掉落?為什么月亮總是在自己的軌道中運動,且一直保持在自己的軌道上呢?產生探究興趣。在這些問題的探究過程新知內容自然而然地滲透其中了。
3.創設合作情境
所謂的合作情境是指教師在組織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小組形式,將每一學生都引入到小組合作之中,在小組中充分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所要學習的新知內容進行探究,進而實現自我效能感。在此需要注意一點,這里所提及的合作情境與傳統的小組合作討論是不同的,其是以情境活動為載體的,在合作下物理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工合作,發揮協作的力量。
以“重力概念”教學為例,我借助多媒體將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些場景生動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諸如跳桿、跳傘、空間站里宇航員在漂浮等。在這些極具生活價值的圖片的吸引下,學生自然會發現一些問題:跳高遠動員,在從橫桿上翻越過去之后,為什么會摔在海綿墊上呢?跳傘運動員從正在飛行的飛機上跳下來之后為什么會落到地面上呢?在空間站里為什么宇航員不能兩腳著地,只能漂浮其中呢?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借助小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各組的學生都可以發揮其已有的經驗與知識儲備,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甚至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還會提出其他新的問題,由小組成員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而我則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巡視,對其無法解決的問題加以點撥。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情境創設的方式,諸如問題情境、探究情境、合作情境等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其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到有價值的物理知識,進而掌握物理學習的方法,為其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明華.初中物理情境教學模式應用微探[J].中學物理,2015(22):10-11.
[2]朱敏.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的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