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
【摘要】布袋木偶劇是我國民間傳統戲劇,布袋木偶劇課程整合了語文學科、音樂學科、美術學科、表演等課程并加入布偶手工制作,為學生開展了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可以從多方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發光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布袋木偶劇 綜合實踐課程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0-0219-02
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背景下,我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出這樣一門既能符合學生學情,又能加深學習、調動學生興趣和動手能力的優質課程資源——布袋木偶劇。布袋木偶劇課程整合了語文學科、音樂學科、美術學科、表演等課程并加入布偶手工制作。以“開放、自主、能力、未來”為關鍵點,以培育明天美好生活創造者為培養目標。我們堅持著“心靈手巧”的辦學理念和“開放教育”的辦學特色,秉承“一切皆課程”的課程理念,自主研發,讓布袋木偶劇成為拓展性綜合實踐類課程。
一、課程實施
1.巧設分工,各有所長
布袋木偶劇這門綜合課程的開展無論是故事編寫還是表演劇目都少不了學生間的溝通與合作。以幾個人小組合作的形式,第一節課在互相介紹自己的特長后分配不同的角色,如有的學生熱愛講故事和寫作,可以負責擔任劇本的編寫者;有的同學喜歡繪畫,可以負責角色造型的設計,有的同學動手能力強,可以負責道具的制作,有的同學喜歡音樂,可以負責后期背景音樂的剪輯等;并由學生自己推選出組長,定制出組內守則,如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等原則,包括預先想到在今后的小組合作中,若出現分歧,該如何自行快速解決的方案對策等等,最后簽名承諾共同遵守定制出的小組守則。
2.弘揚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民間工藝的興趣
這門課程力求全方位地加深學生對民間布偶戲藝術特點及成就的理解,通過對民間多種木偶戲的介紹,以及經典木偶戲賞析,全方位地體驗民間布偶戲文化,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濃厚興趣。
3.創設情境,自編趣味劇本
劇本編寫不同于作文,需要在編寫時同時需要注意整體的統籌。在劇本創作訓練中教師給出一個擬定情境,比如故事發生在一個最不可能出現游樂場的地方,主人公遇到一個困境,讓學生在這個基礎上來編寫故事。學生會先通過小組討論,大膽設想最出人意料的答案,再來編寫故事。也可以是大家都知道的寓言童話故事的反轉,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在發揮想象力的同時訓練寫作技巧。
4.積極動手,巧作布偶
在物質條件豐富的今天,鮮有學生在家中會使用針線來縫綴衣物飾品。在這門課程中,親自動手縫制布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首先由教師來教授縫制布偶的基礎針法及縫制原理,在學習過簡單有趣的玩偶制作方法后,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根據編寫的劇本,繪制出創造角色造型,自行制作出有趣的布袋玩偶形象。讓學生體驗分工學習和動手操作的樂趣,體驗團隊活動的重要性。
5.頭腦風暴,道具養成
道具是舞臺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制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跳出盒子去思考,打破傳統思維的束縛,在材料的選擇上盡量選擇日常生活中可以隨處找到的物品,比如廢棄的紙杯,蛋糕盤,報紙,牙簽,吸管,一次性竹筷等,用較少的成本,發揮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制作需要的道具。
6.表演技能訓練
很多學生并沒有舞臺表演經驗,往往在表演時會因為害羞不敢大聲講話和表現自己,又或者由于緊張無法在說臺詞的時候同時靈活的去操作布偶。因此要通過表演訓練讓學生不斷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來不斷突破新的自己。在正式拍攝布偶劇之前,對學生開展無實物表演訓練和聲音訓練就變得尤為重要。無實物表演訓練采用以賽代訓的方法,如表演猩猩,吃面條等動作,有的學生不敢表現自己,讓學生以團隊計分的形式來完成任務,可以促進學生努力為了小組榮譽而不斷突破自己,小組隊員之間的相互鼓舞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一個小組的凝聚力。聲音訓練可通過繞口令練習,“狗喘氣”練習,同一句話加入不同情緒等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音量,敢于自信的表達自己。
7.享受舞臺,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在經過舞臺表演訓練后,布袋木偶劇的表演難度有所降低,由于僅僅需要把控制布偶的手放在外面,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緊張。唯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手上布偶的操作與聲音的配合。由于角色分配有限,同一小組的學生不是每個人都有表演的機會,也需要有些學生在幕后默默奉獻,因此需要團隊同學彼此的包容與理解,才能順利默契的完成劇目的拍攝。
二、課程總結與反思
具有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布袋木偶課的實施過程中,始終把主動權交還到學生的手里,教師僅僅是學生成長舞臺的贊美者和肯定者,給予學生發自內心的激勵。不論是布偶設計,還是劇本創作,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由小組共同制定解決方案,教師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和創造力。同時,對于這樣一門綜合類的課程,教師也應該不斷積累,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審美品位。這門課程目前拍攝出的劇目有《蕉蕉公主歷險記》、《新龜兔賽跑》、《紙船與風箏》、《安全小常識》、《我是歌手》等。該課程致力于讓學生自主制作、自行排練、參與表演,讓學生享受在舞臺上的每一個瞬間,全方位地體驗民間布偶戲文化,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成為明天美好生活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