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霞
【摘要】隨著教育部門對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成為教師們一致努力的目標。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現狀進行分析、對高效課堂的基本內涵進行闡述,最終總結出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包括打造學生學習合作小組、采用質疑導學法組織課堂、延伸課外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探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047-02
當今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要求更高,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不僅能教授學生知識,還得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靈活的思維能力、開闊的眼界等。因此,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教學方法的提升,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接收到更豐富的知識、理解更加深入,構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出發點,張揚他們個性。
一、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大多數小學語文課堂仍舊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以教師為主體,單向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模式,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狀態,完全依靠老師的引領,這樣使學生容易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對知識的領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降低。并且,呆板的教學方式將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另外,傳統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教師一直懷有一種敬畏心理,在尊重老師的同時,卻不敢和老師多交流,這樣很難即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也不利于形成師生熱愛知識、熱愛討論的學習氛圍,使得課堂學習效率難以提升。
二、簡述高效課堂
我們所說的高效課堂,顧名思義是要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也就是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與任務,以此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衡量一個教學課堂是否高效,我們看這堂課在完成既定學習目標與任務的基礎上,是否還提升了學生的理解深度,如果一堂小學語文課堂實現了課堂效率的最大化,它就是高效課堂。當然,課堂教學本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味尋求速度,課堂內容只要使得整堂課前后連貫、內容充實即可。
三、探究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打造學生學習合作小組
打造高效課堂要與傳統課堂有區別,課堂上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首先把班上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分組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性格作為參考,使得一個小組中的同學既有活潑開朗的也有性格較沉穩內斂的,之后將教學環節分為幾個步驟,比如課前資料搜集——課堂探究——課后提升,在每一環節學生都應該主動參與并積極討論。
在課前資料搜集過程中,學生要根據自己對課堂題目的理解去搜集相關資料,可以培養學生篩選參考資料和歸納提升的能力,完成后小組成員之間再相互討論,可以開拓思路;課堂探究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應該仔細安排合作學習的流程和節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了讓小組成員都能發表意見,組建合作組的時候,將成績和能力相對弱的同學編號到前面,盡可能地豐富課堂的聲音;課后提升是整個學習任務升華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討論,合作解決小組成員本堂課產生的各種疑問,進而全班總結交流。
(二)采用質疑導學法組織課堂
凡事預則立,采用質疑導學法實際上是通過設計導學案來組織小學語文課堂,通過導學案的設計,事先提出問題,學生要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之后在理清作者主要思路的基礎上,逐一解決導學案問題,最后還要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導學案的全部內容。
教師在導學案的設計上,要做到能夠激發學生質疑,產生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學案前要吃透新課標的內容,弄清楚課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同時,在導學案的編制上,要注重問題設置的階梯性,在問題的設置上,可以由淺入深的開展。
(三)延伸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的學習不僅僅要依靠課堂上的內容,適當增加課外閱讀資料,從長遠來看,將成為課堂高效學習發展的推動力。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接收更多的知識、擴寬知識面,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也要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學生課外閱讀的提升,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加文化儲備,綜合提升學生的人文內涵,為其今后語文寫作積累素材和語感,進而整體提高語文成績。
四、結語
實現小學語文課堂的高效性,不僅是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通過打造學生學習合作小組、質疑導學法、延伸課外閱讀的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組織效率的提升,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性,營造出一個活躍積極的課堂氛圍,學生變得主動學習、快樂學習。但同時,也要切記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要始終牢記以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能力為出發點。
參考文獻:
[1]葉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11).
[2]郭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