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利 馬夢瑩 南華
【摘要】本文是以大量的文獻為基礎的,首先介紹了現代教育技術進行了介紹,然后利用、文獻法、調查問卷法、觀察法對高中課堂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現狀進行研究,經過研究確實發現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的應用情況確實不盡人意,存在一些問題。文中依據科學的理論知識,給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課堂 現代教育技術 觀察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14-01
教育技術是指人們為滿足教與學的需要,而創造教育經驗、方法、技能和所應用媒體工具的總和。教育技術是在現代試聽媒體和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上,而產生的教育經驗、方法、技能和相關教學過程[1]。
幾何畫板是利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可以將圖像生動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高中時期學過的許多函數都具有抽象性,而通過利用幾何畫板可以將函數圖像直觀的呈現給學生,讓同學們可以更直觀的觀察圖像總結性質。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一個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計算機軟件的支持下工作的,具有書寫功能,放大功能,編輯功能,鏈接功能、保存功能,可以方便學生理解,拓展學生知識面,學生還可以自主學習。
MOOC是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影響,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并且可以接受不同老師的教育,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了資源盡量大水平的共享。
1.調查的對象、過程
(一)調查對象
由于時間與地域的限制,本次調查以吉林省延吉市重點中學(延邊第二中學)的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調查過程及方法
方法:調查問卷法、觀察法、訪談法。
首先進行了資料搜集,了解這類問題的研究現狀,再結合課上對學生的表現觀察,制定了調查問卷。然后發放問卷,這期間還找了幾位同學及老師進行了訪談。最后回收問卷,進行了分析得出相應結論。
2.調查的結果分析
在指導老師與延邊第二中學的老師與學生的幫助下,這項調查順利結束。本次共發放300份調查問卷,其中高中三個年級各自發了100份,一共回收295份。在對學生的調查發現,了解并能應用所占比例特別小,而不了解人數占了35%,僅用于數學的幾何畫板,學生們都沒有動手操作過,在課堂也只是偶爾應用。從老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角度研究,可以得出老師的應用意識也不是很強,并且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熟練程度也不是很高。
延邊第二中學的數學課每周是10節或以上,而老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最多的是1-4節課每周,教師應用的課時數還沒有達到50%,而經過調查研究,80%以上的學生希望半數的課堂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尤其在學習函數或是空間解析幾何時,學生希望盡可能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因為可以更直觀學習知識點。
通過調查發現,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課堂時除了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還要注意學生自己的學習與探索。目前存在最大不足就是由于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使得教師講課速度提高,導致內容增多,速度變快,增加了學生負擔,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
3.解決問題的方法
首先,要為學生和老師普及現代教育技術知識,讓學生以及老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課程。近幾年,國內外對教師專業知識結構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TPCK理論,它告訴我們“對教師而言,技術能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為教師做什么”,強調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時,應注意講課速度,照顧基礎不好的學生,讓所有學生都可以跟上老師思路。新課標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中要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老師要顧全全體學生,在需要講解過程步驟時教師應用板書書寫出。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不需要老師每個字都寫出,所以會加快教師講課的速度,但是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掌握講課的速度。
最后,教師應該注意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僅僅是引導著,引導著學生去自主探索知識。對于現代教育,學生和教師都要清楚它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合理利用教育技術來提高學習效率。“教與學”仍然是主體是重點,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做到討論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而并不全是接受學習。
通過調查研究掌握了目前現代教育在課堂上的應用,找出來實際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理論依據以及對教師與學生的訪談,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實際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當然本文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以后將會繼續深入研究的問題,這次研究結束,是下次研究的開始,以后還會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更深刻、更具體的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