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曉飛 楊璐
【摘要】計算是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它貫穿小學數學教學的始終,無論是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計算活動的參與。在這樣的計算過程中,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和記憶力,也能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和靈活性。同時計算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專心、嚴格和細致的學習態度,善于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計算仔細、書寫工整和自覺檢查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教學 幾點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23-01
小學階段的計算教學顯得異常重要,然而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們往往感到很困惑,覺得計算教學枯燥,學生不感興趣,總是在感嘆計算太難教了,計算的正確率太低了,學生的計算水平越來越差了。其實只要我們在計算教學中多動腦,多思考,多想辦法,學生的計算水平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一、增強運算定律和計算技巧的應用
為了計算簡便,解題中要訓練學生合理運用運算定律,靈活解題。在四年級已學了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大多數孩子對于簡便計算的題都能掌握了。如計算430×25×4,學生一眼就能看出運用乘法結合律可以得出430×(25×4)。教學時,教師不應就此滿足,應培養學生將所學的各種運算定律、計算技巧在平時的計算中注意應用。
二、加強計算中的反思
在日常教學中,我注重孩子反思自己錯誤的原因。許多孩子在對錯誤反思時往往是一句簡單的計算錯誤,在教學中,對于孩子計算的錯誤,我會進一步讓孩子尋找錯誤的原因,例如是口訣背錯了、減法看成加法或者運算順序錯了等等,一定要讓孩子找出具體的錯誤所在。許多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恍然大悟,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三、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加強口算與生活的聯系
注重口算的方法,口算是計算的基礎。許多老師為了考試不丟分,對于口算題也要求孩子在草稿本上用筆算而忽略了口算方法的教學,這樣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也有許多孩子誤認為口算就是不列豎式的筆算。因此,我們應加強對口算算理和算法的教學。
增強口算意識,養成口算習慣,加強綜合性訓練。口算能力的培養,重在平時,貴在堅持。無論是小數題目還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數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盡量用口算解決,這樣有利于提高判斷能力、訓練反應速度;同時加強表內的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和除法練習,講究訓練形式,激發口算興趣。
四、補充計算中的一些技巧方法
中國優秀算數文化非常豐富,乘法口訣就是最好的說明。我們也在計算數學中做了一些嘗試,例如進行“巧算二十四點”的數學游戲介紹,計算中的技巧方法講解。兩個兩位數相乘的巧算:十位數互補尾數相同,其計算方法是頭乘頭后加尾數為前積,尾自乘為后積。如48×68=3264。要讓學生在發現探索中學習掌握。事實證明這些優秀的算術文化,不但能極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眼、腦、口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對于培養我們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應能力都很有幫助,也極大地提升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五、注重知識的系統性
計算都是層層遞進,承前啟后。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一定要打好堅實的基礎,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十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沒有過關,那么一百以內加減法計算就存在隱患。表內乘法掌握不牢,后面的兩位數的乘法就舉步維艱,乘法又是除法的基礎。總之計算教學應從一年級開始每一步都扎牢,步步為營,形成一個牢固的計算系統。
六、注重訓練計算方式的多樣性
1.形式的多樣化。例如低段可以開展聽算練習,教師念題,學生只需要算出結果。這樣可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對于一些計算速度太慢的孩子,也可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同時方式的變化,也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在中高段可以進行計算競賽,方式也是很多,例如一分鐘計算,看誰做的又多又對。每節課堅持練習幾道計算題,看誰一周不出錯這樣也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有針對性的練習。在計算教學中。除對一些易錯題,堅持反復練習外還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針對性練習。以便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對于那些行近而易錯的試題,可組織對比練習,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培養學生比較鑒別的能力。
七、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到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索、認真獨立的完成作業,并做到先復習后練習,練習中刻苦鉆研、細心推敲,不輕易問別人或急于求證得數。還要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
總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做到經常化、系統化,有計劃,有步驟,講究方法與技巧,反對題海式的機械練習,在形式上,內容上要求靈活新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