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卿
摘要: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已成為語文教師踐行新課標中著重考慮的問題。高效課堂除了強調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以外,更關注學生在課堂中能學有所獲,提高綜合語文素養。本文結合近年來語文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與根本目標,針對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方法與策略提出幾點教學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在關注課堂教學創新的同時,也強調課堂教學有效性。在全新的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采用生動、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真正融入語文活動中,通過文本對話把握知識內涵,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有關筆者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構建高效課堂的幾點建議,現分析如下:
一、激發自主學習熱情,培養良好習慣
在高效語文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非常重要,只有學生從過去“要我學”的被動狀態轉為“我要學”的積極狀態,才能主動融入課堂活動中,通過探究、思考來把握文章結構、挖掘學習內涵。而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引者,也要多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滲透自主學習的好方法與好習慣。例如學習《鳥的天堂》時,為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誘發探究學習活動,筆者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習思路:大家在閱讀中畫出描寫榕樹和鳥的語句,想一想作者描述的大榕樹和鳥都有什么特征?為什么稱這里是“鳥的天堂”?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與思考,在課文中標出重點語句和段落,作為學習的側重點。通過自主學習,學生體會語文學科的樂趣與重要性,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鍛煉自主學習思維,為構建高效課堂打好基礎。
二、注重培育個性思維,推動智力發展
語文課堂應是學生大膽想象與創新的陣地,教師給學生創設開放性、個性化的學習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推動智力發展。而培養個性思維的關鍵在于構建開放式的課堂模式,擺脫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的教學模式,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將語文課堂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這樣的課堂才是靈動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生成智慧的課堂。例如在一次作文訓練活動中,要求學生圍繞成語故事《驚弓之鳥》寫一篇讀后感。在寫作中,教師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鼓勵他們突破常規思維的限制,從獨特的視角為出發點,創新性地立意思考,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這樣的作文指導過程中,學生真正實現心靈的解放,他們不再受到人云亦云的束縛,而是自由地表達自我,天馬星空地想象與創新,最后寫出一篇篇優秀的作品。
三、組織合作探究活動,發揮主體作用
合作探究活動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無形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例如學習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時,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問題:①發生地震之后,兒子的心理動向如何?②父親的哪些行為讓你感受到父愛的偉大?③請在文中畫出中心句。同學之間圍繞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大家暢所欲言地表達觀點,并且分享自己與父親的感人故事,由此及彼地討論文中父親表達的“愛”。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同學之間共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四、密切結合生活實踐,豐富情感體驗
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學生對語文知識強烈的熱愛與需求,而吸引學生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語文教學活動與生活實踐有機融合,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語文課堂上豐富情感體驗。例如學習課文《貓》時,為了讓學生觀察貓、了解貓,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情感,進而激起生活情趣,筆者先邀請幾名家里養貓的同學給大家介紹貓的特征、日常行為習慣以及養貓的樂趣,有的學生說貓是溫順的動物,它們平時生活悠然自在;有的學生說貓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捉老鼠時非常勇敢。還有的學生介紹自己與貓的趣味故事,在激烈的討論中,學生基本對貓有了一定了解,筆者又趁機引入:老舍先生也養了一只貓,而這只貓太有趣了,它變化多端,令人難以捉摸,但是老舍先生卻對它充滿喜愛。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貓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閱讀找到答案。生活化的教學一直都是小學生感興趣、愿意參與的活動形式,通過課內外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不僅增添語文課堂的趣味性與實用性,而且也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有助于知識目標與情感目標的雙重落實。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與受益者,二者應相互配合、共同進步。然而我們一線語文教師也要理性地認識到,構建高效課堂應長期不懈地堅持,以自己的耐心、愛心與決心帶給學生積極影響,結合學生發展情況以及教學改革需求,靈活地變更教學方案,為小學生打造獨一無二的語文課堂模式。
參考文獻:
[1]孫麗娟.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索與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06):93-94.
[2]王鑫君.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0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