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蕾
摘要:在當今的教學模式中,慢慢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不多提高他們動腦思考的來源是問題,通過老師和學生間不斷地互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學習中獲得解題思路,通過自主解決這個過程可以推進他們不斷的對所學知識有著更深層面的了解和運用,學習很重要,但是實踐更重要,只有不斷實踐,才能夠在無數次實踐中總結出知識的真理以及自己的相應理解。在小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尤其是在數學學科方面,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要鼓勵他們積極地思考,不斷的探索,通過所學知識自己去尋找答案,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要懂得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學生問題;能力培養
創新的前提條件是提出問題改正問題,當前小學的教育模式中,小學生的問題意識還沒有建立,沒有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習慣,沒有自我學習、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本就是在問題上不斷探究的,學的越深,問題越多,當問題得到解決之后,學到的知識自然而然也就更加的鞏固透徹了。
1.分析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根本原因
每一項偉大的發明都是在無數次實踐和無數個問題中得到的,有的人會說他們得到成果之前就有人已經研究到了,是的,但是他們只是停留在那里,沒有進一步的研究,所以沒有得到偉大的科學成果。只有不斷探究,不斷發掘才能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在已有的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這就是創新精神。學習教學講究的是學與問,可是根據現在學習模式來看,現在小學教學模式是學與答,省略了問的過程。
1.1沒有給學生灌輸提問的思維
很多時候,學生都把書本作為標準,老師作為鑒證標準,書上寫的就是科學的,老師講的并且證實的那就是重點,學生在潛意識存在了一種思維定式,學習只是為了考試拿一個好的成績,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以后能考一個好的大學,只會注重老師上課所說得重點,把重點畫下來就開始背,但是別的內容全然不知。不會去思考,為什么他是這個意思,為什么他這么算,為什么他的數和我不一樣。每一個偉大的數學家都被人們稱為天才,并不是他們智商高于常人多少,而是他們思維靈活,善于思考,而我們呢,只是局限于一個框里,死記硬背。現在老師給學生的評語大多都是乖巧聽話,因為沒有上課吵鬧的現象,沒有不聽老師話的現象,他們把老師的話當做一個唯一真理,不會去質疑,不回去提問,自然聽話乖巧。在這樣的一種思維定式下,讓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并提出問題是很難的,老師的教學方法有著最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培養學生自我思考,動腦筋的能力,這是老師教學上的漏洞。在上課期間,如果有學生提問,那么就會去給學生解釋,讓他理解,這不僅會利用上課的時間,同時會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因為時間都花在加大學生問題上了,這也是老師沒有灌輸學生積極提問的原因之一。
1.2學生不敢提問的直接原因是老師是不容置疑的
何謂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在學生心里是一切真理的鑒定者,老師說的一定是對的,老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學生都抱著尊敬的心里去看待老師。從小到大,學生就被家長教育,在家里聽爸爸媽媽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從小灌輸的思想,讓學生已經習慣老師說什么去做就好了,不用懷疑,也養成了在家里依賴父母,在學校依賴老師的不良習慣。所以,對于絕大多數的學生而言,向老師提問題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他們做什么都是為我們好,一切都是基于為我們好而去說得,我們只需要乖乖聽話去做就好了。并且從小老師都是以嚴肅的樣子出現在學生眼前,所以在學生心里,老師是高大的是最具有權威的,是不容被質疑的,所以對老師所說得進行提問和表示懷疑的學生越來越少。他們不敢也不想向老師提出問題。
1.3傳統的教學觀念使老師習慣“學答”的教學模式
學生自身的問題都是因為家長和老師的灌輸,所以要想更好地解決學生自身的問題,就要從老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入手。在教學模式中,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上課所講的內容都是老師提前備課然后再進行教學的,這就意味著學生上課的小組討論以及相應問題的回答都已經老師所計劃好的,所以學生已經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他們只能在老師給的范圍內進行回答,如果在范圍之外老師也會給他們拉回來,這種你問我答的教學模式,沒有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余地,因為老師已經限定好了,所以不需要學生再思考探究,自然就不會提問了。
2.提出解決問題的相應措施
2.1轉變教師自身的教學模式
將教師習慣的學答教學模式轉化成學問,邊學邊問,提前的備課是要做得,但是在上課時,不能局限學生的思維,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尤其在數學這一學科,一道題沒有固定的算法,可以通過多種解題方法來進行解答,所以更需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并且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提問,不要怕浪費上課時間,一個學生提問的過程,很有可能很多學生也存在疑惑,一起解答,有利于他們自己理解,要傾聽學生自己的想法,在不對的地方在加以一定的指導,但是不能夠在他們提出問題的時候,忽略問題。
2.2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
學生自我存在的思維定式是最難改變的,所以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在學校,老師要積極調動學生思維的發散,在家家長要告訴孩子不懂就問,有一點不理解或是覺得有更好的方法,都要向老師提出來,告訴孩子提問的重要性,可以借以孩子感興趣的科學家,或者動畫人物進行相應的講解,讓孩子意識到,提出問題是厲害的,要敢于提問。在敢于提問的同時,要學會如何提問。將自己的意思簡潔的表達出來,有些孩子自己能明白自己什么意思,但是表述不清,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上調動學生,鼓勵學生提問,多說就會自我總結,凡事要多經歷才能更好的處理。
3.結語
老師能夠給學生的是有限的,更多的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去進行探究,所以老師的責任是很重的,老師不僅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思維能力。還要保證學生能夠有積極問題意識,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中鍛煉自我。
參考文獻:
[1]王家明.影響學生“問題發現”的因素分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6,(5):9-10
[2]王斌華.問題學習法[J].上海教育,2017,(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