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奇
摘要:國際化的發展日益密切,各個國家在處理國際關系的過程中,都秉承著自身獨有的國際關系理念。在國際關系理論的系統框架中,也是由多類型、多方式的外交理念形成的。由此,本文從外交理念與國際關系之間的差異性內容入手,以中國的外交理念為例,對外交理念在國際關系理論系統中的重要性展開分析。
關鍵詞:外交理念;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引言:
外交理念是形成國際關系理論的基礎,在當前的普世國際關系理論系統中,也是由原始的外交理念而逐漸形成的系統科學。因此,必須在世界的復雜性基礎上,清晰的認識到外交理念對于國際關系理論的影響,并從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內容入手,對其辯證關系展開分析,為豐富國際關系理論創造條件。
一、外交理念與國際關系理論的差異性
首先,外交理念與國際關系理論之間的差異性內容表現在產生條件上。在國際關系理論系統的形成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專家與學者對于國際關系的分析,在對國際形勢進行討論的同時,將其總結為被學術界認可的理念與傳播形式。所以,在國際關系理論的系統中,存在著明顯的學術代表性人物。然而在外交理念的形成過程中,是由某位領導人,在進行國際性講話過程中提出的實際應用內容,在實踐性上要明顯的優于國際關系理論,并在系統性與科學性上,與國際關系理論保持一致性條件。
其次,在與外交活動的聯系上,兩者也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在形成原因上,國際關系理論也是由國際外交實例而產生的系統性學科內容。然而,在于外交理念進行對比的過程中,其對于國家外交實務的指導性,存在明顯的不足,歷史經驗雖可以進行充分借鑒,但必須與實際條件相結合,才能對國家的外交事務起到指導作用。在此,外交理念作為國家對外發展環境中形成的指導性行動內容,必須在保證“生命力”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出現實作用。
二、外交理念的重要性表現
(一)中國外交理念在國際關系中的重要性
中國學術界在外交關系理論系統上的研究起步較晚,而在研究成果內容上,也沒有形成國際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帶有中國發展特色的國際關系理論內容。然而,我國在進行外交活動的過程中,由領導人提出的國家外交理念,卻在國際社會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并收獲了大量的國際聲譽[1]。
近幾年的對外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國際性場合中,明確的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熱切關注。例如,在2017年的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的第55屆會議中,通過了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重要決議,其中,也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容寫入了會議決議中。
十九大期間,對《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修改的過程中,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容,增加到黨的章程建設中,使其成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的重要戰略方針。同時,在2018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也將這一內容加入到了憲法中,進一步明確了這一外交理念的重要指導作用。
由此不難看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外交理念,不僅秉承了國家的發展意志,同時,也是體現出了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在全面繼承中華名族偉大發展戰略的同時,延續了中國60多年的優良外交傳統內容,以及對于國際社會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景。同時,從國際角度出發,世界各國人民也愿意接受這種外交理念帶來的概念,并在國際關系理論之外探尋出了一條區別于傳統理論形成方式的道路。從而實現了外交理念對于國際關系理論系統的補充,并在對其進行內容完善的同時,豐富了國際關系理論系統的內容。
(二)中國外交理念在國際關系理論中的貢獻
從中國外交理念的貢獻水平進行分析,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論概念的提出,也推進了中國特色國際理論關系的發展,因此,外交理念的提出,對于國際關系的深入演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在提出外交理念的同時,為國內的理論研究學者,在研究內容上指明了方向,并使這種理論上升到了國際的高度,與國際外交行為中的理論實踐內容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例如,在系統的國際關系理論系統中,現實主義重視自身實力的強化、自由主義重視國內政治環境與制度的自由水平、構建主義則需要明確的規范性內容作為指導。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指導概念的作用下,將國家中的每一名公民,作為一個個體,統一在榮辱與共、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完成國家的建設。而這種思想在國際外交上的延伸,就形成了系統性的科學體系。
其次,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容的提出,使中國學者對于國際關系產生了新的認識[2]。國際關系理論立足于國際關系的發展歷史,這一內內容是科學的,但也不能局限在歷史的環境中,必須應用科學發展的觀念,對國際關系環境有動態的認識,從而更好的理清國際關系在新時代的變化內容。由此,必須重視外交理念在發展中的科學性,不能使其停留在對環境的判斷中,并通過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將其武裝起來,從而形成科學的理論結構,更好的對國際關系理論系統進行說明與輔助,進而增強理念的指導性作用。
總結:
中國的外交理念是獨具特色的,在差異于國際關系理論系統系統的同時,也是其系統科學性的延伸。因此,在對國際關系內容進行分析與研究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外交理念的特征表現,并在對各種外交理念特異化內容進行分析的同時,不斷的豐富國際關系理論的內容,從而還原世界的多樣性與政策的復雜性。
參考文獻:
[1]劉乃寶,焦英奇,何滿龍,等.新時代體育外交的理念、行為主體與戰略訴求[J].體育與科學,2018,39 (03):23-29.
[2]李濱,楊蓉榮.歷史唯物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體系建構[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7 (04):4-20+155.